• 755156513/2006-00002
  • 新郑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十一五
  • 2006-07-21
  • 2006-07-21
新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年-2010年,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时期。为进一步阐明全市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根据《新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点》,编制《新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本纲要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本纲要以“十一五”时期为主,同时,展望到2020年轮廓性远景目标,规划了跨越五年规划的重大建设工程,体现了近期规划和远景目标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第一章 规划编制的基础和条件

一、“十五”发展成就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上下按照“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经济社会呈现出了既快又好的发展态势,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目标,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十五”期间,全市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3.7亿元,年均增长15.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4250元,年均增长14.4%;财政收入完成5.5516亿元,年均增长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88.5亿元,年均增长22.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亿元,年均增长13.3%。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5年,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9.7亿元、97.4亿元和46.6亿元,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从“九五”末的8:64:28调整为6.3:63.4:30.3,非农产业增加值比“九五”末增加了1.7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在全市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主要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8.5 %,比“九五”末提高了14.5个百分点。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发展迅速,畜禽养殖总量达1860万头(只);加大了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奥星公司、雏鹰公司等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实现新突破,“十五”期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4.3万人,转移就业3.8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2005年总量达到14525户,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07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69.6%。

对外开放跃上新台阶。继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十五”期间,新招项目487个,实际到位资金86.4亿元,年均增长22.6%;实际利用外资10607.5万美元,年均增长20.4%。对外贸易持续增长,2005年完成外贸出口1441万美元,年均增长33%。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文化交流不断扩大,成功举办了第十八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拜祖大典、炎黄文化节、枣乡风情游,组团参加了河南投资洽谈会等一系列经贸洽谈活动,2004年6月,承办了全省对外开放经验交流会,被评为未来5-10年最具台商投资价值城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和扩权县(市)。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修编制订了《新郑市城镇化总体规划》、《新郑市城市总体规划》、《新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以及各重点镇、中心镇的规划,建成了人民东路、神州路、西环路、富华街、迎宾大道、中华南路、中华北路等市区道路,新建了人民路跨京广线立交桥,拓宽改造了新烟大桥等。“十五”期间,新增城市道路24.1公里、47.6万平方米,进一步拉大了城市框架。城市的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增街头游园13处,花园式单位达到47个,全市园林绿地面积达到568公顷,人均绿地面积7.9平方米,建成区园林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到了37.9%和31.6%。全市城镇人口达到31.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5.3%。是河南省26个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县(市)之一,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巩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成果。全面落实农业税费改革和粮食直补政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信用社改革顺利完成。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民看不起病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稳步推进殡葬改革,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积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制度和程序,建立行政审批中心,减少审批事项近千项,荣获“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五十优”第一名的称号。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795元,年均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34元,年均增长10.8%;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42.3亿元,年均增长16.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56.3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7.2平方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下岗失业人员生活保障金、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符合低保条件的城市居民实现了应保尽保,符合条件的农村特困户全部纳入了救助范围。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按照建设平安新郑的要求,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集中下访和重大不稳定因素领导包案制度,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全国同“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先进集体。以“共铸诚信形象,建设信用新郑”为目标,深入开展信用企业、信用商户和文明市民评选活动,广大市民的诚信意识明显增强。围绕建设文化新郑,成立了新郑历史文化研究会,积极推进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县(市)、全国文物保护工作先进县(市)称号。积极推进生态新郑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26%,比“九五”末增长7.4个百分点,是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市)、河南省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先进县(市)。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连续5年荣获河南省县级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第一名的称号。

科技工作连续12年保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荣获全国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先进单位。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新建了一中分校、二中新校区、市直中学,加大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了95%以上,高考成绩连续12年位居郑州市六县(市)之首。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完成了中医院异地迁建、第一人民医院病房楼、疾控中心办公楼、传染病区、妇幼保健院住院楼和4个中心乡镇卫生院病房楼的建设,完成了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计划生育工作连续13年保持全省一类县(市)地位,荣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称号。民政工作不断加强,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市)、省级双拥模范城、省级文明城市称号。

总之,“十五”期间,是新郑市历史上投入最多、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经过多年的努力,新郑市总体上已基本实现小康,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基本经验

在“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在今后一段时期要继续坚持和发扬:一是必须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创新精神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二是必须紧紧抓住第一要务不放松,靠发展增强实力、破解难题;三是必须突出工业主导地位,统筹推进“三化”进程,坚定走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四是必须坚持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为加快发展提供前提和保障;五是必须坚持执政为民,通过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来凝聚力量。六是必须坚持同步推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推动新郑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三、“十一五”发展环境

新世纪的头二十年,我市经济发展将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全球经济正处于上升期,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为我市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二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河南省构建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建设大郑州、构筑郑洛工业经济走廊和半月型产业带、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发展战略,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三是省、市大力支持黄帝文化开发,为提高新郑知名度、加快新郑经济社会发展必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四是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启动和建设,将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拐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武汉客运专线、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郑州-石人山高速公路和川东北天然气工程等一大批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在我市境内建设,必将对我市工业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

在看到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和不利条件:一是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对外贸易将进入摩擦多发期,日益增多的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反倾销等贸易保护主义将影响我市扩大对外开放。二是在“十一五”时期,国家在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上,仍将加强土地和信贷管理,国债资金也将逐步淡出,保持我市投资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三是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进一步加剧。四是目前已经进入改革的攻坚阶段,经济结构剧烈变化,统筹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难度加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乡镇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保持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五是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发达地区、先进县市相比,我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的程度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我市的干部队伍和企业家队伍,小进即满,小富即安,进取心不强。六是“三农”问题仍然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收入渠道窄、增长缓慢,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

总体上看,我市“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富有潜力的战略转型期和不进则退的战略竞争期,是我市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潜力快速迸发、最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时期。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紧紧抓住发展是第一要务不放松,突出工业主导地位,统筹推进“三化”进程,妥善处理好发展、改革、稳定三者关系,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就能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率先发展和全面发展。

 

第二章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突出抓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道经济和文化经济,统筹建设平安新郑、信用新郑、文化新郑、生态新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和拥有实力、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郑。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下指导原则: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突出发展主题,明确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努力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以特色产业集群区为载体,带动城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2、坚持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敢于冲破传统观念、思维定势的影响,敢于打破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做法和体制。要拓宽视野,拔高坐标,切实增强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危机意识、赶超意识,围绕提高我市的综合实力和基本竞争力,充分调动和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通过发展来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发展中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

3、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推动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激活人才队伍;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搭建新型投融资平台;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充分发挥我市的经济发展优势,抢抓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施东引西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对外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提高我市经济的外向度。

4、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把农村经济放到全市发展大局中统筹部署,把农村公共事业放到社会发展进程中统筹安排,把农民增收放到共同富裕中统筹考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建立起工农联动、城乡互补、平等和谐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5、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管理和利用力度,营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环境。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主要预期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市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基础上,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基本竞争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市品位和综合管理达到新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高,居民素质全面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使我市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经过五年奋斗,初步形成航空物流、煤电化工、烟草生产、食品加工、科技教育和文化旅游六大产业基地,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巩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果,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1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8500元左右(折合6000美元左右,汇率按1:8.1计算,下同);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6%-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7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8%-20%;出口总额达到3000万美元以上,年均增长16%以上;实际利用外资达到8500万美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

经济结构调整主要预期目标:“十一五”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4:67:29左右,非农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达到4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55%左右,农村累计向城镇转移人口8万人左右。

人民生活主要预期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00元以上,年均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90亿元以上。

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市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率先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可持续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总人口控制在66万人以内;森林覆盖率达到30%;万元GDP能耗、水耗比“十五”末降低2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乡居民饮用水水质进一步改善。

2010年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0%左右,总量达到750亿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00元左右(折合12000美元左右),把新郑建成经济发达、社会和谐、政治文明、文化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第三章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突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产业支撑,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业现代化能够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化是振兴经济、增强实力的根本途径。新郑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走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1、强化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持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按照总量快速增长、结构优化升级、优势行业突出、产业集群带动、区域协调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的战略要求,主攻外向,激活内源,紧紧抓住煤炭开发的机遇,着力培育新的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提升运行质量。到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7%以上,主要工业增加值达到13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逐步建设一批大的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大的企业集团,发展一批有竞争力的强乡、强镇、强村。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着眼于提高产业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烟草、电力、食品、医药、非金属制造、化工等传统产业,优先发展农产品、能源、原材料等优势资源转化和深加工,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拉长产品链条,提高产业和产品层次。重点支持庆安集团、韩都药业集团等骨干企业自办技术研发机构。利用港区科技创业中心、龙湖科教园区的技术创新优势,加速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信息化建设,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建立局域网和发展网站,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设立企业网页,积极推行电子商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发挥比较优势,重点支持兽用疫苗、精细化工、新材料和现代中药等领域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依托优势产业,壮大产业集群。继续发展壮大烟草、电力、食品加工、医药、非金属制造、化工等六大产业。在整合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着力发展煤电化工、烟草、食品、医药、建材、钢铁制品等优势产业,逐步把我市建设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煤炭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烟草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医药生产基地、建材生产基地、钢铁制品生产基地。

煤电化工业:要以煤炭开发为依托,以煤炭资源就地转化为重点,以电力工业为纽带,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以延伸产品链条、实现深度加工增值为重点,改造提升以精细化工为主体的化学工业,着力发展煤化工,把煤电化工业建成新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重点支持300万吨/年的赵家寨煤矿、180万吨/年的王行庄煤矿、李粮店和三石煤矿、2×135MW的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4×1000MW的赵家寨坑口电厂和新郑热电股份有限公司2×150MW热电联产、煤化工、庆安集团30万吨/年煤化工一体化、10万吨/年新型增塑剂、异辛酸和3GO等高技术产业化、英科石化的100万吨/年的乳化石油、正力实业3万吨/年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等项目。“十一五”末,煤电化工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以上。

烟草加工业:以新烟集团新郑烟厂为依托,充分利用金芒果、红旗渠的品牌优势,加快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步伐,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为卷烟生产服务的烟叶复烤、香精香料、包装、彩印等配套产业。“十一五”末,烟草加工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以上。

食品工业:以统一企业、正龙食品、加加酱业、正林食品、奥星实业、爱厨植物油等企业为龙头,以中原食品产业集群、京广沿线食品工业经济带和生猪生产加工基地为载体,突出优势和特色,推进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化、产加销经营一体化、加工制品优质化、展销推介国际化。在巩固提高小麦、大枣、油脂深加工产业链的同时,积极支持乳品、果蔬和畜禽深加工产品发展,推动食品工业由群体优势向“品牌加规模”优势转化,形成规模效益。“十一五”末,食品工业增加值达到10亿元。

医药工业:医药工业突出抓好原料药的精深加工,运用生物技术和国内外先进技术生产替代进口药品、生物药品、特色中成药和中药西制产品,加快兽用药和兽用新型疫苗的开发。重点抓好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羚锐制药有限公司、亚卫制药、三九三德制药、后翠制药、牧翔制药等医药和兽药现有企业的技改扩建项目,在生物制药、中药西制等方面,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品。“十一五”末,医药工业增加值达到10亿元。               

建材工业:加强对新型建材和换代产品的研究开发,发展节能、环保、高强、轻质、保温性能好的建筑材料,重点支持500万吨粉煤灰水泥厂的建设和以煤矸石、粉煤灰为原材料的新型墙体材料以及水泥机制瓦替代产品的研制开发。“十一五”末,建材工业增加值达到10亿元。

钢铁制品加工业: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薄板、带钢、管材、钢结构等钢铁制品,重点支持华驰汽车薄板、郑州二钢20万吨/年精密冷轧带钢、3万吨/年超薄不锈钢带、10万吨/年热镀锌带板、金鑫钢厂60万吨/年技改扩建、福华钢厂60万吨/年技改扩建等项目。“十一五”末,钢铁制品加工业增加值达到10亿元。

在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按照“工业向产业集群集中,项目向优势产业集中”的工业发展总体要求,坚持用地集中、发展集约、产业集群、能量聚集、资源共享,认真研究和科学规划全市重点工业区域的战略定位、产业选择、项目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开发模式,构筑以港区台商投资集群区、薛店中原食品工业集群区、辛店煤炭建材工业集群区、龙湖科技教育集群区、城北医药化工集群区、城东非公有制经济集群区、新郑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区为重点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格局。2010年,特色产业集群区的新招落地项目占全市的85%以上,生产总值占全市的6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的60%以上,贡献税收占全市的60以上,有2-3个特色产业集群区列入国家或省重点支持的特色产业集群区。

实施扶优扶强,加快优势企业培育。一要继续实施扶优扶强政策。修订完善并认真落实重点企业扶优扶强政策,鼓励规模以上企业走自我发展、规模扩张之路。坚持速度与效益并重的原则,引导规模以上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二要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做大做强企业规模。树立引进、培植并举的观念,引导企业强化资本运作,培育竞争优势。对电力、医药、化工、建材、食品等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引导其通过购买、兼并、参股、控股等形式,实现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合理流动,形成企业集团;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千方百计扶持发展新烟集团新郑烟厂,壮大烟草产业,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要推进煤电、煤化工、建材等重大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新的龙头企业。三要坚持名牌带动。深入实施以“树名企、创名品、育名牌”为主题的名牌带动战略,鼓励“白象”、“金芒果”“统一”等全国知名商标加强宣传推介,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扶持“胖哥”食品、“好想你”枣制品等有一定市场前景的产品,争创全省或全国名牌。要拉长产品链条,鼓励企业依托优势品牌,开发系列产品,尤其要注重终端产品的开发,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并逐步向高科技含量、高效益产品转变,推进品牌晋档升级。到2010年,销售收入15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5家,5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0家,力争庆安集团等2-3家企业上市。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工业经济发展活力。要牢固树立“新郑以外都是外”的思想,抓住新一轮国际国内生产要素重组和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我市独特的区位交通、文化资源、发展环境等优势,用足用活省赋予扩权县(市)和对外开放重点县(市)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招商企业对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带动作用,增强工业经济发展活力。明确招商重点。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增创体制优势上,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以政策为保障,通过产业、市场、信息、体制等方面的对接,谋求更高层面、更广阔范围的联动发展,重点引进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招商环境。下大力气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形成吸引外资的长效机制,更好地发挥外资的带动效应;注重引进具有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加快培育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支柱。创新招商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招商引资主体作用,逐步走上政府引导、企业参与、职能部门服务的企业化、市场化招商轨道;大力实施产业招商、项目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提高招商引资实效;继续举办新郑籍在外人士联谊会,切实发挥经济发展顾问、招商引资顾问的作用,捕捉招商信息,拓宽招商渠道。完善招商政策。设立招商引资专项经费,落实招商引资奖励政策,激发全市上下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提高全市经济的外向度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十一五”末,全市招商引资规模达到6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8500万美元以上,外贸出口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

2、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优化城乡结构、转移农村人口、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发展战略。新郑市的城镇化,要与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郑州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自觉融入大郑州的发展。

优化调整城镇功能和布局结构,拓展城镇发展空间。按照新郑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合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构建以市区为核心,以龙湖、薛店-港区为副中心,以辛店、郭店、观音寺、八千为重点镇的分工有序、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结构协调的城镇体系。到2010年,全市城镇人口将达到45万人左右,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

拓展城区发展空间。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继续实施“东进北扩”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和布局结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和提高城东非公有制产业集群区,形成新郑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推进旧城改造,改善人居环境;突出郑韩特色和古都风貌的塑造,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现代建筑与历史遗迹的有机结合,创精品,塑亮点、逐步形成新郑特色城市文化;加强城市综合功能和现代化管理,树立整洁、通畅、文明、有序的城市形象。逐步建成特色突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城市。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5万人。

加快副中心的建设步伐。薛店-港区和龙湖作为城市的副中心,要按照城市的标准进行规划和管理。港区、薛店和孟庄要实施一体化战略,统一规划,统一实施,资源共享,协调发展,以食品工业、外向型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为主,建设中原最大的食品工业园、台商投资区和国际航空物流园区。龙湖镇充分发挥高校聚集的优势,着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打造集休闲度假、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于一体的新型科技教育园区。2010年,薛店-港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7万人;龙湖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2万人。

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依托产业、形成特色”的原则,加大对重点镇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镇域经济,着力发展块状经济和有特色的经济增长带,实现镇与镇之间互联互动、资源共享、产业成链、优势互补,促进镇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行有利于吸引资金和人才的城镇户口迁移政策,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引导民营企业、各类专业市场向小城镇集聚,形成各具特色、辐射力强的新型小城镇。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构筑城镇立体交通体系。配合国家、省、郑州市,按照国际空港标准扩建郑州新郑机场,形成直飞世界部分主要城市、营运业务范围覆盖国内主要城市的现代化国际航空港,力争到2010年,年客运吞吐能力到600万人次;建设郑州-武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郑州-石人山、开封-新郑机场高速公路、新郑-郑州的快速连接线(城区-郑州)、新郑机场-郑州第二快速连接通道(新港大道-郑东新区)、市区与新107国道快速连接通道,拓宽改造G107、S323,加快县乡道路升级改造,建成对外快速立体交通网络,增强我市的区位交通优势。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城区道路建设,重点建设北环路(G107-新港大道),打通人民路(人民东路-新港大道、新建路-G107)、中华路(金城路-茨山路、黄水路-北环路)、神州路(人民路-北环路)、沿郑韩故城墙的城市内外环等主干道,建设城北汽车站、茨山路货运站、市区停车场,基本建成“内联外接、环网互补、节点畅通”的城镇道路系统。要完善城市供水系统,建设3万吨/日的城西水厂,城市供水能力达到5万吨/日,做好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配套工作,解决城市长远供水问题。加大市区排水管网建设改造和河道设施防洪工程建设力度,实现雨污分流,建成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万吨/日。完成曹庄垃圾处理场及配套设施工程,积极探索垃圾处理的新工艺、新方法,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充分利用“西气东输”和川东北天然气工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努力提高供气保证率和气化率,“十一五”期间,城市燃气管网完成165公里。完成城市供热规划,完善市区供热管网,扩大入户率和供热覆盖面积,满足城市发展和市民需要。完善供电系统,逐步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使电网配置完善合理,提高供电质量。

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品位。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建设优美、舒适人居环境。充分发挥郑韩文化特色,弘扬中华古都的历史文化内涵,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以黄水河、双洎河、莲河风光带和郑韩故城墙风光带建设为重点,塑造旅游新品、精品。提高城市绿地总量特别是居住区的绿化水平,形成平面绿化、垂直绿化相结合,生态、旅游、景观功能全面发展,具有新郑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塑造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继续完善主城内、外绿环,初步形成沿古城墙30米的内外环绿化带,构筑绿化生态圈;加快建设铁路两侧防护林带;结合“三河”整治,规划建设城市滨河绿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新建一个面积5—7.5公顷的市级公园,服务半径1500—2000米,建设城北区双猫城市广场和10处街头小游园;按照步行景观林荫道、交通性景观道和一般道路绿化建设要求,“十一五”期间,逐步完成人民路、新华路、文化路、玉前路、黄水路步行景观林荫道改造和郑新路、金芒果大道、中华路交通性景观道改造以及城区郑许路、渔夫子路、洧水路、南环路及新修建道路的绿化建设。加强单位和居住区绿化,做好改建、扩建、新建工程绿地预留和配套绿化工作,建成10—15家花园式单位,8—10家园林式居住小区,同时,对原来配套绿化不到位的居住区大力提倡盆花养植、垂直绿化。“十一五”末,绿化达标单位和小区数量达到60%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

完善城市规划体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城市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衔接,强化规划龙头地位,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加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力度,加强重要区域立面效果规划设计,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成果,努力建设生态型城市。完善城市管理机制,推进城市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探索建立集物业管理、绿化美化、卫生保洁、医疗服务为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为市民创造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的生活环境。强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坚持开展以道路交通、环境卫生等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

培育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按照“丰富内涵、提升品位”的思路,将新郑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融入城市建设,努力构建整体景观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富有文化内涵的城市特色。严格落实城市重要建筑设计审批制度,加强城市雕塑、路牌等城市景观的规划管理,确保布局合理、色彩协调,努力建设城市精品。

3、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要把农业的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的繁荣放到全社会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的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的大格局中统筹安排。发展农业必须发展非农产业,繁荣农村必须推进城镇化,富裕农民必须逐步减少农民。要继续稳固农业的基础地位,通过加大投入、改善条件、集约经营、转移就业,着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要手段,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2010年,农业增加值达到12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00元以上。

优化布局,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围绕“三园三区三带”(以郑州为中心区的近郊城市休闲度假园、中郊生态农业示范园、远郊绿色农产品生产园;以油料为主的东部沙岗涧洼区、以粮菜牧为主的中部平原水肥区、以果林牧为主的西部浅山丘陵区;沿京珠高速公路两侧的红枣蔬菜绿色食品带、沿郑新路两侧的花卉苗木带、沿G107两侧的名优杂果带)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在稳定现有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 产业化和标准化,基本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农业经营格局。继续实施优质农产品产业工程,扩大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抓好大枣、蔬菜、小杂果等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构建以绿色农业、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为载体的现代农业框架。加快发展养殖业,扩大生猪、肉鸡、奶牛等优势养殖业,进一步提高畜牧养殖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和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育强龙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以及贮藏、保鲜、运销业,拉长农副产品的加工链条,加大对重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认真落实龙头企业扶持办法,重点支持正龙、奥星、雏鹰、中荷、幸和、大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现有龙头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合作,引进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品牌、市场和管理经验,做大做强我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扶持河南雏鹰禽业发展有限公司年出栏100万只鸡和20万头生猪的生产加工、郑老庄奶牛养殖小区等产业基地,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尽快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

强化服务,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大枣协会、蔬菜协会、养殖协会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培养壮大经纪人队伍,搞活农产品流通,确保农产品卖得出、有钱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行商户代理、连锁经营、网上销售等营销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商品利润率。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农业技术服务。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网络,搞好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农产品优质化率。实施“优质粮工程”、“沃土工程”、“良种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加快农业标准化和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突出抓好大枣、蔬菜、杂果、畜牧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加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途径。要抓发展,提供载体。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为减少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产业支撑和发展空间。抓培训,提升技能。建立农民就业培训工作机制,全面实施“免费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每个乡镇选择4---6所条件较好的中小学校作为农民的就业培训基地,各类职业学校开设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班,全面启动农民培训工程。抓服务,促进就业。围绕我市劳动密集型企业、第三产业,紧盯各地劳务市场,积极与企业签订长期用工合同,根据市场和用工单位的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充分发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作用,开通农民进入本地企业务工的绿色通道,促进农民进入城镇务工经商;积极开拓市内外两个劳动力市场,合理、有序地组织劳务输出;完善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农民工求职、培训、就业登记制度,全方位、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抓管理,落实保障。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切实加强对乡镇农民培训工作的指导服务、协调管理和监督考核工作,认真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农民就业培训工作稳步推进。建立农村进厂务工人员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切实做好外出务工人员随访服务工作,维护转移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十一五”期间,力争培训农村劳动力10万人次,培养1万名农民技术工人,培养持有绿色证书的农民2万人,实现7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把城乡一体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内容,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合理布局、科学分工、优势互补、产业对接;统筹编制城乡建设规划,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把规划向乡镇延伸;统筹城乡基础设施,推进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路、水、电、通讯网络全覆盖;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在城市和农村建立统一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教育和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使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采取有力的措施,整合各项支农资金,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开发集雨技术、保水技术和保水新材料,提高用水效率。实施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移民扶贫工程,有计划地开展贫困村居民整体搬迁,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以“一池三改”为基本单元的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十一五”期间,新增沼气用户3万户,沼气普及率达到30%以上。探索适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新机制,制定乡村道路建设专项规划,认真做好乡村主干道的整修工作,“十一五”期间,实现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搞好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寄宿制小学和远程教育。巩固和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农民就医环境,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推进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

要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各项农村政策。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改革征地制度,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认真落实农业税全免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通过对粮农直接补贴、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等多种方式,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对退耕还林户实行直接补贴。

二、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道经济和文化经济

4、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的关键途径。“十一五”期间,要逐步建设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法律规范、市场推进、政策扶持、科技支撑”的运行机制,以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为重点,以建设新郑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为突破口,以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带动社会大循环,促进全市循环经济的发展。到2010年,新郑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初具规模,清洁生产企业达到50家,1-2个产业集群区的循环经济取得新进展,生态农业取得较大突破,全民循环经济的意识明显增强,积极争取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市和国家级煤炭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促进新郑市循环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编制《新郑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把新郑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作为一个重大专项规划,委托高水平的研究机构编制;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编制各类规划;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全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强力推进清洁生产。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市政府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企业、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对其它企业,按照企业自愿与政府政策激励相结合,鼓励企业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削减污染;鼓励企业按照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 

加快新郑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以新郑市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为指导,以煤为载体,以电为纽带,建设以“煤-电-建材”、“煤-电-煤化工”为主体的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初步建成“一条主线(以煤炭及其伴生物质构建产业链和循环型产业体系为主线)、两个示范(以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用新思路解决‘三农’、‘四矿’问题的农业和农村生态经济示范园区)、三个层面(清洁生产型企业、生态型工业园区、循环型社会)、四大体系(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农业体系、绿色社区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体系)”的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框架。

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按照生物链规律组织农业生产,延长产业链。将绿色理念融入土地耕作、土壤改良、种子选育、作物栽培、保水施肥、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形成种养—加工—运销配套的产业链。完善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推广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实施农业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建设生态村庄。抓好中心村规划建设,引导村民集中居住,节约建设用地,集中建设公共设施,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改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推进秸秆还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积极发展庭院经济,推广养殖-沼气-粮、果、菜的生态农业模式,形成立体种养小循环,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

发展循环型服务业。发展循环型现代商贸物流业。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促进商品合理流动、资源节约利用和设施共享。推动物流企业积极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提高物流业社会化、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程度,加快推进重点物流企业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培育旧货服务中介,积极发展连锁维修业,重点发展汽车维修、家电维修、住宅维修、家庭水电气维修,健全维修网络。开展闲置设备租赁和旧货调剂交易,促进闲置设备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

发展生态旅游业。坚持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根据新郑紧邻郑州的区位特点,发挥传统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精品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和都市农业,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培育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加强景区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绿化、美化旅游区环境,发展景区环保运输,抓好景区生态保护知识宣传。实行废弃物分类管理,推广使用可降解的旅游快餐用具和包装物,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促进绿色消费。树立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重复使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的绿色消费理念,建立从产品设计、生产、消费、无害化排放、资源化处理的循环消费机制,鼓励企业开发环保型消费品,推广使用可降解、无毒性生态包装材料,倡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推行政府绿色采购计划,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优先购用环境友好的办公设备。

建设节约型社会。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土地占用审批和监督检查制度,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重点保障城镇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和利用水平。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对全市水资源进行调查评价,搞好水资源综合规划。严格控制高耗水行业和高耗水工业项目,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加大节水设备和器具的推广力度,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住宅节水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建设全国节水型城市。实行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突出抓好煤炭、电力、建材等高耗能行业、重点耗能企业、政府机构、商业和民用的节能工作,鼓励现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以上的设计标准,2008年开始执行65%以上的设计标准。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推广节材新技术、新工艺,促进原材料节约和代用,在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严格食品药品等包装标准,推广绿色包装,禁止过度包装。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以煤矸石、粉煤灰和冶金、化工废渣及尾矿为重点,支持利用有机废水生产高蛋白饲料、蛋白酶和沼气。加强工业余热、余压和余气等回收利用,促进废旧物资、城市垃圾等资源化利用。对辖区内规模企业开展以节能、节水、节油、节材为主的管理制度认证,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

5、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通道经济

科学定位,合理布局。认真研究我市经济的发展优势,加快编制全市通道经济发展规划。要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抓住中部崛起和中原城市群建设的机遇,围绕大郑州,服务大郑州,融入大郑州,初步形成以航空港、公路港、铁路港为依托,以特色产业集群区为载体,以加工业、物流业、特色农业和其它服务业为支撑的通道经济发展格局。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融入郑州一体化发展。要紧紧围绕郑州市的特色专业市场的快速形成与发展,建立配套的服装、食品、机械配件等加工基地。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产业,着力发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产业和特色高效农业。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限度地承接郑州的辐射带动。加快构建信息平台通道,加强省际、市际、县际间交流,保障对内联接、对外开放信息畅通。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紧紧抓住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的机遇,充分发挥空港、高速公路、铁路和紧临大郑州的优势,加快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货运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步伐,规划建设国际快件分拨中心、大型海关监管仓库等国际航空物流设施,完善一类口岸功能,积极引入大型国际航空、国际货代、国际快递等航空物流战略合作伙伴,不断开辟国内、国际货运航线,逐步建成全国重要的航空货运物流中枢。加快建设龙湖消费品物流中心。以新村国家粮食储备库等粮食储备企业为依托,建设国家重要的粮食仓储基地。以华中棉花交易市场、万庄化肥交易市场、永强物流、林德航空物流为龙头,建设一批集市场信息、仓储、配送、多式联送、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引进新型业态,基本形成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流通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为特征的流通格局。2010年,初步形成以航空港为核心,高等级公路和京广铁路为骨架,辐射全省的现代物流配送基地。

6、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经济

  我市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8000年的裴里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2700年的郑韩文化和当代新郑人民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创业历程,形成了兼容并蓄、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为我市文化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以黄帝文化为龙头的文化产业,不仅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一项民族凝聚力工程,更是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十一五”期间,要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努力打造一批文化精品项目,发展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建立一批文化产业基地,把新郑建设成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民族圣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科学编制文化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高举黄帝文化大旗,紧紧依托历史文化优势,以建设文化新郑为总揽,坚持文化与经济、教育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以黄帝文化为龙头,以实施民族凝聚力工程为载体,大手笔、大气魄、高起点、高标准搞好黄帝文化的挖掘、开发和建设,努力使黄帝文化在海内外的知名度有一个大的提高,文化旅游产业有一个大的发展,文化新郑的建设有一个大的推进。以黄帝文化、裴李岗文化、郑韩文化为主线,积极开发和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医疗保健业以及其它服务业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旅游资源开发经营的新途径。加快建设黄帝文化园、郑王陵博物馆二期工程、市博物馆扩建、裴李岗文化遗址开发利用、郑韩故城总体保护、唐户遗址保护与开发、后周皇陵总体保护、白居易故里以及其它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设施等公益性文化设施,进一步加强黄帝故里、欧阳修陵园、始祖山等景区硬件设施,提升景区的整体水平。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整合现有旅游资源,推进景区的规范化管理。积极参加各种旅游促销活动,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巩固和扩大旅游客源市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延伸旅游业产业链条,培育形成带动经济发展的综合产业体系。

  大力繁荣文化事业。鼓励和支持文艺创作,培育文艺精品。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和我市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龙头,精心打造一批文学艺术精品,力争每年创作生产出一至二部在全省产生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带动整个精神产品质量的提高。加大对传统强项的支持力度,保持戏剧、音乐、美术等项目在全省的重要影响与地位,推动舞台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不断推出优秀剧目。大力发展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事业,重点支持新郑人民广播电台、新郑电视台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舆论引导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等,完善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重点建设和完善群众艺术馆、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以及城东区、城北区、龙湖镇、辛店镇、薛店镇等5个文化分馆、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农村文化大院等。大力开展文化下乡和文化进社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着力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到2010年,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或无线数字电视人口覆盖达到98%。大力推进广播电视业专业制作、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产业化发展,积极推进电视数字化转换,开拓数字电视等广电服务新领域,提高广电传播技术水平。在市区繁华地段规划建设一座中等规模的多功能电影院,解决市民看电影难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全市印刷复制业结构,以港区、薛店、新村为重点,吸纳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印刷物资配送等企业入驻,并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建设印刷包装工业基地。不断开拓文娱演出市场。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投入文娱演出业,鼓励多种形式领创办文娱演出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创新文化行业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国家、省、郑州市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优化文化资源配置。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实现政府职能由办文化到管文化、由管微观到管宏观的转变,重点做好文化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创新国有文化资产的经营管理体制,加快文化国有资产的调整。建立文化行业分类管理机制,对公益性文化单位、公益兼经营性文化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分别制定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限制,对全社会文化资源进行整合。

加大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投入。调整政府投资的结构,把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资集中用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设立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文化事业发展。抓住国家、省和郑州市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文化事业发展支持力度的机遇,积极争取上三级资金发展我市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制定和完善鼓励社会投资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文化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扩大文化企业的投资决策权,拓宽文化企业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促进文化产业的银企合作,积极争取信贷资金支持,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对文化领域的宏观管理,实现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突出经济活力的不断增强,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服务业

7、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县域经济活力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一要放手发展,底层突破。制定和完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放宽经营范围和准入条件,减少程序,简化手续,减轻收费,提高效率。对新设立的非公有制企业继续实行企业“预备期登记”,鼓励国家公务员、党政机关分流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投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主战场,真正做到“四看、四不看”:即“看效率不看比例、看贡献不看成份、看发展不看规模,看作用不看性质”。二要放宽领域,联动发展。按照“不限户籍,不限区域、不限规模、不限行业”的四不限原则,鼓励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以参股、合作、联营、特许等方式参与供水、供热、供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等社会事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加入大公司、大集团的分工协作体系,发展配套经济;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城镇建设等项目,加快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三要规范完善,提高层次。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搞好企业家的教育培训,提高企业家的整体素质,用现代企业制度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向集约化、规范化、多元化转变,促进企业上档次、上水平。

8、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拓宽领域、增加就业为目标,全面发展服务业,建立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生产型服务业与生活型服务业、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与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着力发展房地产业。坚持以北城区开发为重点,重视居住区绿地和配套设施建设,建成一批精品小区,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重点建设滨河帝城、月季新城、兴弘花园等一批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小区,逐步发展节能、节水、舒适、健康、绿色、高效、美观的生态住宅,完善供气、供热、供水、供电以及学校、医疗服务、物业管理、休闲购物等相应的配套硬软件设施和小区管理保障体系。以规范管理秩序、完善管理体制为重点,培育房地产市场体系,搞活房地产二、三级市场,简化商品房交易手续,减少管理收费。积极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健全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供应体系,满足中低收入家庭和进城农民住房需求。建立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大力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扩大贷款对象,放宽贷款规模限制,延长贷款年限,刺激个人住房消费。

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网络化经营、企业化运作的原则,健全社区组织,壮大社区服务企业,鼓励个体、民营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创办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企业。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点建设,积极扩大居民消费服务,推动家政服务、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托幼养老、职业介绍等产业健康发展。完善社区服务组织,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建立以物业管理为核心的住宅小区综合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努力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健全中介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完善服务体系。规范提高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和工程咨询、管理咨询、科技咨询、法律咨询等咨询服务业,积极发展人才、劳动力、公证、仲裁等市场中介组织,大力推广代理、代办、经纪、拍卖等商品市场中介服务方式,发展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为企业经营管理、居民消费决策和社会信息沟通提供有效服务。

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以建设“数字新郑”为目标,加强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信息平台。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办公、虚拟专用网等业务。加快政务数据库建设,构筑完善的政务网络体系,建设“电子政府”。大力开展社区、保险、金融、会计、法律、咨询等服务行业的电子服务业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

四、突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推进平安新郑、信用新郑、文化新郑、生态新郑建设

9、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新郑”

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坚持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和包案制度,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严格执行新《信访条例》,坚持开展领导干部下访活动,探索推行律师随访制度,进一步增强下访活动实效。充分发挥各级民调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类社会矛盾的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及时化解各类社会不稳定因素,力争把各类民事纠纷解决在基层。建立完备的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完善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的预警机制和处置机制,提高处置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深入开展“两严一创”活动,推广“十户联保”治安巡逻防范模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良好的治安秩序;全面开展禁毒人民战争,严厉打击涉毒犯罪。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地位,切实加大安全生产的基础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的动态管理,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市、乡、村、企业整体联动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0、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新郑”

以个人信用为基础,企业信用为重点,政府信用为表率,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注重实效、加强监管的原则,加快构筑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经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建成以“一个保障、两个平台、三个体系、四大系统”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即制定完善的信用政策,为信用建设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征信服务平台和个人信用征信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政府信用体系、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和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建立信用信息系统、信用信息披露系统、信用服务系统和信用教育系统,全面推行信用报告制度,为诚信新郑建设奠定基础。

11、大力挖掘文化内涵,建设“文化新郑”

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保护与开发。以新郑历史文化研究会为依托,加强裴李岗文化、黄帝文化、郑韩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开发,丰富新郑文化内涵,积极做好郑韩故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黄帝故里、欧阳修陵园等文化遗址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加大黄帝文化的宣传推介力度,高规格、高水平地举办黄帝文化节和拜祖大典,进一步扩大黄帝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提高新郑的知名度,建设全球华人寻根拜祖的圣地。坚持与时俱进,把弘扬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着力培育具有时代精神和新郑特色的主流文化,增强新郑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1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新郑”

加强生态建设。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活动,加快各级道路绿色通道建设和南水北调中线新郑段绿化工程建设,构筑环城和环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绿色屏障;加快始祖山森林公园建设,切实做好古树名木、林地林木和自然地貌的保护与管理;巩固平原绿化高级达标成果,搞好“三荒”绿化和“四旁”绿化。“十一五”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着力推进港区、薛店镇、龙湖镇、新村镇、辛店镇创建国家级、省级环境优美小城镇。加强西部浅山丘陵水土保持区、东北部沙丘区、城市饮用水源涵养区的生态保护及南水北调工程新郑段的水质安全保护力度。加强矿山企业生态环境执法检查工作,对重点生态开发建设项目项目实施全过程生态环境监管。全面落实《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纲要》,综合整治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引导各类工业企业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合理布局,对进入特色产业集群区的建设项目,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加快第一污水处理厂扩建和第二污水处理厂以及港区-薛店、龙湖、辛店、观音寺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并确保投运。对双洎河、黄水河、莲河实施综合整治。提高清洁能源的普及率和利用率,城区、港区、薛店镇、新村镇、龙湖镇逐步建成烟尘控制区。加大噪声达标区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市区安静工程,积极开展创建“安静小区”活动。加强油烟污染、扬尘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对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利用和放射源的加工、销售、使用、运输进行全过程的规范管理,全市医疗废弃物实现集中处置。

五、突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13、坚持以人为本,关心群众生产生活

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广开就业渠道,遵循“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建立和完善劳动者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和企业用工自主、个人就业自由的就业机制,实现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发展既能搞活当地经济、又能增加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城乡服务业。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劳动者从事社区服务业,支持通过自谋职业实现就业。认真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强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提高下岗职工就业和创业技能,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规范劳动者、用人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市场行为,加快培育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城乡统一、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合理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加强劳动保护监督监察,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十一五”期间,新增就业岗位5万个。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程度。加快建立健全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稳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加强和改善失业保险管理服务,不断完善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做好征地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构筑和健全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医疗和子女上学;进一步加强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慈善和老龄人、残疾人等工作,提高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的集中供养率。到2010年,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达到100%。

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十一五”期间,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是:完善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三大体系,构建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巩固和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努力构建功能完善、应对快捷、覆盖面广、控制力强的公共卫生网络。加强农村卫生医疗保健体系建设和乡镇卫生院建设,全面提高农民医疗保健水平。优化城镇卫生资源配置,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医疗卫生体制创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加强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改善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竞争有序、服务便捷高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广大群众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卫生服务。重点建设120急救中心业务综合楼、妇幼保健门诊楼、示范卫生院建设项目(公立综合医院);以艾滋病及结核病防治为重点,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的艾滋病防治政策;实施儿童免费计划免疫接种证制度,“五苗”全程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到2010年,全市医疗机构编制床位数达到1560张,卫生技术人员达到2000人,市直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的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口安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重视人口迁移,强化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积极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事业及生殖健康产业;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建立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社会保障制度。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拓展城乡体育活动场地,提高现有体育场馆设施使用效率,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促进体育市场化、产业化。

14、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开发体系,以促进知识传播、技术转移为目标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以制度创新为重点,面向全社会科技进步的宏观科技管理体系,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的创新投入体系。继续实施科技星火计划,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支持企业建立自主研究开发机构,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技术开发中心、科研生产联合体,开展合作研究与技术开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学技术普及,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创新环境。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改进科技资金、科技项目实施机制,落实科技人员以知识、技术、成果、专利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推动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初步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引导科技资源高效配置。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农业主导产业,以农业高技术综合利用为中心,积极推动生物、信息等先进技术在农业中的集成与应用,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建立起与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围绕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组织技术攻关,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实用的技术、工艺、设备,改造提升传统工业。选择医药、化工、新材料、环保等优势领域,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十一五”末,全市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 2%以上,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的比例超过 50%;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

15、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

高标准高质量巩固发展义务教育。201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完成农村中小学布局优化调整,创办示范性寄宿制小学39所;3—5岁儿童全部接受学前教育,儿童入园率保持10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9.6%;全市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市区小学和初中、乡镇中心小学和初中的教学仪器配备、图书藏书量及生均占有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农村小学、初中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全市29所初中要全部建成实验室。

大力发展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构建市民终身教育体系。加快高中教育的发展步伐。扩建一中分校和职业中专,新建一所普通高中,扩大普通高中规模,促进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满足广大市民对高中教育的需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培训技能型人才,尽快实现普职结合的高中段教育格局。加大对职业学校建设投入力度,重点扶持职业中专建设和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把新郑市职业中专办成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进一步完善成人教育体系,重点扶持3所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充分发挥普通学校、成人学校、广播电视教育、远程教育和自学考试的作用,加快发展非学历教育,形成广覆盖、多层次满足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和农民转产就业的教育培训网络,构筑市民终身教育体系。“十一五”期间,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实施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

加快驻新郑高校的发展。以龙湖科技教育园区为依托,加快现有高校建设步伐,更加注重驻新郑高校的学科设置和发展质量,增强高校对本地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我市高校聚集的优势,搭建与高等院校全面合作、交流的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加强协调服务工作,维护高校正常的办学和教学秩序,为高校创造一个稳定、安全的教学环境和宽松的发展环境。对全市高等教育资源进行综合布局,整体开发,提升档次,形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富有人文气息的高等教育文化功能区。

  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兴市之路,培养、吸引、使用好各类人才。努力加强四个方面人才队伍建设,即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适应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现代化需要的城乡技能人才队伍、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奋发有为的党政干部人才队伍。继续推进学习型政府、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培养多层次人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制定和实施吸引人才的政策,完善引进智力机制,积极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创新人才评价使用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业的积极性,构建人才聚集洼地。

继续做好统计、供销、物价、审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气象、地震、人防、档案、市志等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六、突出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16、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型机关、企业、社区、村镇、家庭等创建工作,逐步形成全民学习教育体系。继续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城市整体文明程度。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军民共建和“双拥”活动,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做好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加强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营造开放、文明、向上、和谐的良好风尚,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17、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改进政府工作,加快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加强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扩大市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实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加强社区民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进政府工作法治化,从严治政,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推行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贯彻依法治市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法制建设,做好普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以宪法宣传为重点,加强法制宣传,全面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着力提高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履行职责的观念与能力。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强党风政风建设,构建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思想解放永无止境。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面临着经济信息化与全球化、绿色经济与生物经济、体验经济与文化经济的挑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解放思想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体现在加快发展上来,用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观点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经济的新路子,完善工作手段,创新工作思路,继续抓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和机制,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经济;抓项目,重点抓税源性和富民型项目;抓载体,重点抓承载力和吸引力;抓扩张,重点抓产业链和附加值;抓发展,重点抓环境建设。

二、坚持项目带动,不断增强后劲,壮大实力

围绕“发挥轻工优势、拉长重工短腿”的工业经济发展定位,科学制订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全面加强特色产业集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计划地启动107国道和郑新公路经济带,为项目建设提供有效载体。

加强项目的策划、论证、储备工作。按照“策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的项目运作机制,择优策划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调整和充实新郑市项目库。要围绕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工业主导产业改造升级工程、新郑国际航空货运中心及物流园区建设、南水北调新郑段及水资源综合利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新郑建设、教育产业和人才培养、和谐新郑建设等方面,规划实施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要注重拉长产业链条,现有企业要围绕产业链条扩张,新上企业要围绕产业链条发展,项目建设要围绕产业链条包装。完善重大项目管理机制,对重大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按照“洽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动工、动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见效”的要求,对重大建设项目实行 “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和“一事一议”的保障机制,确保项目顺利开工、顺利投产。做好重大建设项目与国家、省和郑州市的衔接,建立健全工作网络,加强协调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加大争取上三级资金工作力度。认真研究国家、省、郑州市国债资金和各种专项资金的投资政策,研究世行贷款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的投向,做到有的放矢;加强上下联络,经常与国家、省、郑州市相关单位交流,保持热线联络,做到渠道畅通;加强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及时掌握国家的产业政策和项目信息,做到先人一步,提高争取资金工作的成功率;健全争取项目资金工作机制,进一步量化任务,明确责任,奖惩兑现。

三、坚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思路,增强动力

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府对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决策程序,建立决策责任制和决策过错追究制。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和效率,加强政府债务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建立政府债务预警体系。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积极推动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电信、广播电视、文化、教育、旅游、粮食购销体制、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垄断行业、社会事业改革,大力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以大改革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和谐。

四、坚持优化环境,不断转变职能,搞好服务

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开放、抓发展”的意识,以“公务员廉洁高效,经营者诚信守法”为重点,按照“四优一诚”(政策优惠、服务优质、秩序优良、环境优美、诚实守信)的要求,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全面优化新郑的经济发展环境。完善和规范市行政服务中心,坚决落实“只要项目定了干,一切手续我们办”的承诺,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全程帮办制,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强化政府信用,坚决落实各项承诺和优惠政策,取信于民,以政府信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五、坚持真抓实干,不断转变作风,凝聚力量

  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围绕“加快发展、与时俱进、执政为民”,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建设“务实型、实干型”干部队伍为目标,按照“工作上务实,行动上落实,用人上唯实”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工作上务实。牢固树立“三个观念”:即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同群众打成一片的观念、向群众学习的观念,加强调查研究,克服形式主义;密切联系群众,克服官僚主义;牢记“两个务必”,克服享乐主义。 二要行动上落实。强化大局意识、高效意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局上来,把各项工作抓到实处。三要用人上唯实。树立“以发展论英雄、看贡献比高低、唯实绩定上下”的导向,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树能干成事的人,奖有贡献的人,为新郑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支撑。完善领导干部政绩的考评体系,促进各级干部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六、坚持分类指导,不断完善政策,健全机制

实现规划目标和任务,在主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坚持分类指导。本规划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以及利用外资、对外贸易等领域的发展任务,目的在于正确引导市场主体,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来实现。政府要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保持经济更快更好发展、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城镇化进程等重点任务,主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促进就业、扶贫救助、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目标任务,是政府的承诺,主要运用优化配置公共资源尽力完成。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的任务,主要依靠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等法制手段,并辅之以相应的经济手段加以落实。各项体制改革任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要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抓紧推进,如期完成。

完善经济政策。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政府投资重点支持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产业升级、自主创新、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优先安排和引导资金、土地、能源、重要资源等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聚集。通过健全市场准入、环保标准、土地使用、技术标准、信息发布等措施,加强调控和引导,减少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依法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严重的企业,运用经济手段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差别电价、差别水价、差别地价等政策,鼓励高技术产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产业、财源型富民型企业的发展,限制污染重、消耗高的产品生产,引导节约型消费。

加强组织管理。在投资部署、项目决策、财税金融、土地供应、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统筹安排,形成合力。搞好宏观政策、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政绩考核之间的配合,防止政府政策部门化。改革规划管理体制,强化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约束性。统筹协调长远目标和近期任务的关系,加强经济运行预测预警,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走势,适时调整年度工作部署,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测和综合分析,重大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自觉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在本规划实施的中期,市政府要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评估报告要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需要修订时,由市政府提出调整修订方案,报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主办单位: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