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9946X/2015-00026
  • 新郑市教育体育局
  • 综合
  • 2015-12-28
  • 2015-12-28
新郑市教育体育局2015年工作要点

2015年,全市教育体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新郑市2011—2015年教育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按照“遵循教育规律,促内涵式发展”的工作要求,坚持学前教育“抓安全、促规范、保幸福”,义务教育“抓两课、育特色、促均衡”,普通高中“循规律、要质量、保优势”,成人职业教育“重联合、建龙头、促就业”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有效提升教育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我市城乡教育资源一体化、现代化水平。

       一、抓实党风政风行风,构建风清气正环境

      1.切实提高党建水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 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制度治党和依法治校有机结合,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化廉洁从业、师德师风教育,强化廉政制度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坚持党务、政务、校务、财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3.狠抓专项治理规范办学行为。加大系统内乱收费、乱办班、乱订教辅、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现象的治理查处力度,正风肃纪,正本清源,全面提升教体系统的良好形象;规范教师廉洁从教行为,落实岗位管理,杜绝擅自离岗、在编不在岗现象;规范教辅资料征订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

      4.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切实改进机关作风,把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作为一项长效机制,按照“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要求,规范机关事务管理,规范机关人员言行,提高规范执行力,制度落实力。进一步强化机关服务意识、法治意识,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二、着力提升教育内涵,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5.规范发展学前教育。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继续完成公办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民办幼儿园办园规范、保教质量稳步提升等目标的同时,努力实现学前教育向内涵发展的转型。继续落实规范办园月督查制度、台账核销管理制度,以及乡镇幼儿园周督查制度,开展幼儿园一日活动保教质量专项自查,规范办园行为,提高办园质量。以幼儿园园际交流为载体,采取各中心学校依次承办的方式,研讨和解决学前教育一系列问题。加强品牌幼儿园建设,开展“一园一品”评选活动,建设一批管理有亮点、课程有特色、教学有创新、社会认可度高的品牌幼儿园。积极配合民政等部门,加大无证幼儿园的排查和清理力度。同时,积极引导幼儿家长科学合理选择幼儿园。

      6.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一是突出抓好办学条件改善、校园文化建设、班额控制、办学行为规范等,并通过健全常规管理月督查台账核销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缩小区域内办学水平的差距。二是继续开展三项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均衡发展水平。认真组织开展初中小学校际交流活动和局直初中课堂开放活动;加强“1+X”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促进办学理念的传播、办学经验的交流、学校文化的共建、优质资源的共享;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三是进一步加强初中段质量管理工作。继续按照《新郑市初中段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切实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学生管理,遵循规律求质量,规范特色促发展,实现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有个性发展。深入推进学科的非纸笔评价,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7.特色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一是推进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积极探索转型发展和内涵发展,有效探索优秀生培养途径,逐步建立优秀生培养长效机制,着力推进新郑教育品质的持续提升。二是推动课程多元发展。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选课制度,科学规划校本课程,通过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等,为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加强对国家高招考试改革政策的研究,及早谋划,主动探索高考改革新形势下的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确保顺利转型。三是深入研究课堂。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提高质量的关键突破口。继续实施“减负增效”,探索实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继续探索“分层教学”模式,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水平,开展不同层面的教学活动,并针对不同发展层次学生的需求给予相应的学法指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要推进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工作和高考试题研究工作。四是实施精细管理。积极落实精细务实的管理理念,加强新课程教学和新课改高考备考研究,细化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研究备考复习方案,实现备考工作的精细化和个性化管理。在不断探索提高各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要深入实践“事业化办学、专业化教学、精细化管理”,促进我市高中教育持续专业化发展。

      8.长足发展特殊教育。一要做好特殊教育工作。各乡镇、办事处要详细排查辖区范围内残疾儿童情况,做好残疾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保证残疾儿童及时入学。特殊教育学校要按照《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造计划,逐步加强标准化建设。要进一步优化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培养目标,不断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提升特校的办学质量。二要着力解决进城务工和流动人员子女入学,关心留守儿童发展。进一步澄清进城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员子女、留守儿童情况,确保留守儿童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学上,上好学。畅通入学渠道,统筹安排其在公办学校入学。创新帮扶形式,完善教学管理,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9.强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坚持“重联合,建龙头,促就业”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加大与高校、企业、行业、社区合作办学力度,扩大学历教育规模,提高非学历技能培训比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为保障,以技能竞赛和素质能力大赛为抓手,以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提高为核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

      10.推进成人社区教育内涵发展。充分发挥我市作为省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开发和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加快成人教育向社区教育转型。以实施乡镇成人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深入推进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研究为抓手,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内涵。坚持成校教师月集中培训制度,广泛吸纳行业骨干人才,完善成人教育培训资源库。加大力度开展面向市民的教育培训服务活动,逐步提升市民对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知晓率、满意率,积极创设社区学习共同体,努力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终身学习体系。

      11.依法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要求,依法审批、规范管理,进一步指导、规范民办教育办学秩序,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四、突出立德树人,推进育人模式创新

      12.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以“基于学生、发展学生、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为基本理念,以养成教育、书香校园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工作,以学校文化建设和德育课程建设为重点,切实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一是进一步完善家长会课程和班队会课程。加强对家长会课程的研究,要真正清晰家长会课程的实施对象、目标、策略和评价办法,把家校合作、家长学校、家长志愿者等活动有机结合。二是做好节日课程、仪式和典礼课程的规划和实施,从课程的高度切实把仪式典礼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落到实处,努力使节日课程、仪式和典礼课程序列化、规范化。三是要做好社会实践课程的规划和实施,提升学生规划组织能力,以及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四是要做好养成教育课程的规划和实施。五是要启动社团课程规划和实施,2015年10月份要组织精品社团展示交流活动。

      13.不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在坚持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走廊文化、寝室文化、办公室文化等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新郑市美丽校园建设行动之学校标准化规范化个性化建设意见》要求,把学校的绿化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景观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科学规划、做好论证、分步实施,绿化美化校园,营造舒心愉悦的学习生活环境。

      14.做好班主任建设工作,认真准备2015年德育工作会。认真做好郑州市级和新郑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主要工作,把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成为班主任培养、培训、提升的助力站,名班主任工作室要于2015年元月前完成2015年工作室工作规划和研究课题规划。郑州市2015年德育工作会将于2015年3月在我市召开。各乡镇、办事处的所有初中以及不少于2所小学要参与观摩交流,局直各高中、初中、小学都要参与观摩交流,要重点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环境美化和交流材料以及相关活动的准备工作。

      五、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15.深入推进校本课程的规划和开发。各学校要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概念、开发方式和呈现载体,要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切实结合学校实际,把规划和开发校本课程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工作,落在实处。要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形式,在不改变课程总体框架的情况下,对国家课程进行适度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校的发展需要。

      16.全面推进课堂观察活动。持续开展“基于教学即研究的课堂观察”活动,通过专业的方式,聚焦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切实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形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要不断积累有形成果,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研室要牵头组织课堂观察试点学校成果展示,推广经验,并量化课堂观察,为规范课堂观察模式、创造性开展工作奠定基础。学科教研中心组要切实发挥优秀教学研究共同体的作用,创新网上教研新模式,建立完善教研新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7.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一是要进一步提升班班通的使用效益,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与使用,各乡镇、学校要加强对大龄教师班班通使用方面的专项培训。二是要把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形态的生成研究实践,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目标,及时总结和推广教学改革先进经验,全员参与,全面普及,切实做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三是要围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探索小组合作文化建设。要把育人、教学、管理一体化作为小组合作文化重建的核心要素,不断丰富小组合作文化的内涵。

       六、继续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夯实教育均衡发展根基

       18.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宣传学习优秀教师活动和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建立健全师德奖惩机制,把师德作为教师晋级、聘任和表彰的首要依据,表彰树立一批师德高尚、行为示范的教师典型,提升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引导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19.提升两支队伍建设水平。继续加强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以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三名”工程为抓手,完善管理办法,发挥其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以校本培训为主体,教育培训机构为补充的教师培训体系。以“国培”、“省培”为契机,针对我市教师队伍现状,科学制定教师培训规划,规范管理,完善培训机制,确保教师完成培训任务。继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模式,通过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组织名师、骨干教师、校长到教育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教师交流、干部挂职锻炼、举办培训学习、开展技能竞赛等活动,全方位、多渠道提升两支队伍建设水平。

       20.积极稳妥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力求精简、保证发展”的原则,合理设置学校内部机构,加大新教师招录力度,引进优秀人才,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均衡师资配备。积极引导学校制定符合实施素质教育和教师工作特点的考核办法,完善和健全教师考核制度,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实绩,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结合实际全面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全面推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继续完善教师全员聘用合同制。逐步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七、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增强全市人民体质

       21.扎实做好群众体育工作。认真开展全民健身月、健身日系列活动。加强社会体育协会管理,督促各协会积极开展健康、文明的体育竞赛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切实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做好乡镇、社区健身器材、路径的管理、维护工作。

      22.加强体卫艺工作。围绕“让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思路,把体育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坚持开展好常规的体育艺术课程和体育艺术活动,创造性地开展学校体育艺术特色项目,切实提高每个学生的体育艺术素养。一是坚持开展各项体育艺术活动。举办“新郑市第六届教育艺术节”,坚持开展小学生“曙光”体育活动及中学生“晨光”体育活动,严格落实“体育·艺术 2+1”和课间操、课外体育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确保在校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认真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二是全面实施“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毽球活动;探索落实国家加强艺术素养测评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大艺术教育的力度,不断完善艺术教育相适应的各类硬件设施及教学设备,引导和鼓励教师加强教学业务和专业技能方面的提高,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加强中小学体育、艺术特长生培养,探索高中艺术特长生招生模式。三是加强食堂管理,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强化疾病预防,防治肺结核、手足口、艾滋病等传染病;坚持晨检制度,规范学校卫生室建设,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进行食堂改造,各学校食堂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一个档次,规范食堂功能区域,更新硬件设施,完善软件资料;进一步加强食堂、小卖部管理,贯彻落实各项食品安全制度,严把食品采购源头关、操作环节责任关;强化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开展营养配餐,满足学生营养摄入需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八、注重校园安全,持续开展教体系统平安建设

       23.强化安全责任。继续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原则,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求。以“平安校园”创建为抓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力度。狠抓日常安全管理,强化紧急疏散演练,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完善隐患排查、建档、整改、结案制度。突出学校寄宿生管理,加强用电安全、消防安全工作,加强学校内保工作,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加强安全督查,重点做好校车、消防、安防、交通、防溺水等方面专项治理。完善校方责任保险管理机制,保障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

      24.继续实施校舍安全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结合我市新型社区建设,合理调整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和薄弱学校改造规划,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分步分类组织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确保把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地方。

       九、完善各项机制建设,确保教体系统和谐稳定

       25.认真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贯彻执行新的《中小学财务制度》和《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完善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财务行为。创新预算管理模式,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力争经费效益的最大化。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核算中心的管理水平,逐步实现学校经费核算的规范化、标准化。加大固定资产的监管力度,确保资产安全,充分发挥资产效益。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深化审计监督,杜绝违规违纪事项的发生。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26.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合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认真调研摸底,掌握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及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分布趋势,以及现有学校分布和规模,及早着手,积极协调乡镇政府,按照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求,在学校数量、规模、学生上放学距离等方面认真研究,确保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合理规划城区和龙湖镇区学校布局,加快城区和龙湖镇区现有部分学校改扩建步伐,切实解决城区和龙湖镇区学生入学难和大班额问题。

       27.全面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积极落实国家、省和郑州市教育信息化总体部署,制订我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规划。加大投入推动实施,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核心(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重点,推动农校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助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28.进一步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继续把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建设,作为提升均衡水平的新的“生长点”,推进均衡发展的“造峰”工程,努力打造特色学校,培育新优质学校,提升均衡发展水平。要持续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和评估工作,市级将通过开展个性化指导,给予资金支持,进行重点培育。各乡镇也要做好指导,推动学校在文化构建、活动推进、课程开发等方面做出成效。

      29.切实推进教育督导工作。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科学设置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按照分层分类的原则,完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和工作机制,强化随机督导、过程督导、专项督导。抓好对责任目标、规范办学、新课程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热点工作的督导检查。做好郑州市等级学校和幼儿园评估工作。科学运用督导评估结果,努力促进全市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30.扎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继续坚持“帮困难家庭解忧,助贫困学生成才”的工作理念,规范、完善和创新学生资助各环节工作,建立健全各学段学生资助工作体系。进一步增强政策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坚持程序公开,增进教育公平,做好各学段各项资助金管理发放工作,积极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并接受社会各种形式助学助教捐赠及管理发放工作,做到应助尽助、好事办好,保证学生资助工作“零失误、零违规、零追访”,切实将国家利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确保每一位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31.深入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培育校园文明风尚,以和谐校园助推和谐社会。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开展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依托市青少年及大学生服务中心,以法制报告会、警示教育为抓手,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加强对各学校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督查指导,深入推进全市中小学校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普及及教研工作,广泛开展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调研,并据此组织编写市本教材。继续开展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行动,维护师生健康和安全,为教育事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开展全市中小学校少年宫建设情况摸底排查,积极利用国家鼓励政策,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促进特色学校、特色品牌建设。

       32.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和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强各类先进典型宣传、教育政策解读、舆情分析引导;各单位要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加大信息宣传力度,积极在本级及上三级媒体上进行宣传;继续加强信息宣传考评,完善考评工作机制,营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33.切实维护教体系统稳定。完善教体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机制,加强应急组织、队伍和能力建设,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全面落实信访稳定责任制,切实抓好不稳定因素的防范,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教体系统大局稳定。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机关建设、综合治理、社会管理创新、依法治市、拥军优属、计划生育、招商引资、脱贫攻坚、长效机制、驻村帮扶、行风建设、人民满意学校创建、科技进步、防汛、老干部、绿化、勤工俭学、新型社区建设、拜祖大典、工会、档案、教育志编修、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关工委、少先队等工作。


主办单位: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