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以来,新郑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立项启动了智慧城市城市大脑项目、智慧城市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建设项目、5G建设管廊项目和产业聚集区工业互联网项目等。现将项目专项债券资金及建设情况说明如下:
一、专项债资金情况
1.智慧城市城市大脑项目总投资1.55亿,申请专项债券资金1.2亿,财政匹配资金3500万,项目建设期为3年。2020年下达4000万、2021年下达3000万、2022年下达4000万,合计1.1亿,期限均为15年。截至目前:已累计支付3852.16万,未支付7147.84万;
2.智慧城市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建设项目总投资2.2亿,申请专项债券资金1.54亿,财政匹配资金6600万,项目建设期为3年。2020年下达4660万、2021年下达3000万、2022年下达5200万,合计1.286亿,期限均为15年。截至目前,已累计支付4523.86万,未支付8336.14万;
3.5G建设管廊项目总投资1.6亿,申请债券资金1.2亿,财政匹配资金4000万,项目建设期为3年。2021年下达4000万、2022年下达4000万,合计8000万,期限均为15年。截至目前,已累计支付1050万,未支付6950万;
4.产业集聚区工业互联网项目总投资1.84亿,申请债券资金1.28亿,财政匹配资金5800万,项目建设期为3年。2021年下达专项债券资金6150万,期限均为15年,尚未支付。
二、项目建设情况
截至2022年5月,新郑市智慧城市城市大脑项目已完成数字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龙湖城管分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智慧政务、城市大数据平台·网络安全运维、智慧医疗一期均通过验收,系统运行使用正常,智慧消防项目已进入招标程序;新郑市智慧城市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建设项目智慧监管、智慧交通、智慧党建、智慧司法、领导驾驶舱、城市运行指挥系统、智慧环保一期、信用平台等已完成系统研发,并实现了前端的展示,目前正在填充数据,智慧水利项目已启动建设。下一步,将会同各相关职能部门、设计单位加快智慧城市项目其余建设内容设计方案编制确认工作,尽快启动剩余项目招标建设工作。
2021年6月7日、11月3日先后召开了新郑市关于5G管廊项目、产业集聚区工业互联网项目建设有关问题专题协调会,并形成了《新郑市人民政府关于5G管廊项目建设有关问题会议纪要》、《新郑市人民政府关于新郑市产业集聚区工业互联网项目建设资金问题的会议纪要》。确定新郑市人民政府委托新郑市投资集团负则新郑市5G建设管廊项目、新郑市产业集聚区工业互联网项目的招标、建设及运维。截至2022年5月,新郑市5G建设管廊项目已完成招标工作,施工企业已进场施工;新郑市产业集聚区工业互联网项目已完成设计招标,下一步将与市科工信局、产业集聚区、设计单位加强沟通协调,加快项目设计方案编制,适时启动项目建设工作。
三、项目预期收益
根据北京政德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出具的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专项评价报告中关于项目收入、成本和收益预测显示:
1.新郑市智慧城市城市大脑项目建成后,收益来源主要有智慧政务终端收入、智慧医疗收入、智慧教育收入等。
2.新郑市智慧城市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建设项目建成后,收益来源主要有交通管理收入、文化旅游收入、农经信息收入等。
3.新郑市5G建设管廊项目建成后,收益来源为管廊出租收入。
4.新郑市产业集聚区工业互联网项目收益来源主要为产业聚集区共有企业 875 家,其中 400 家使用 IaaS 基础云平台、260家使用 SaaS 云平台、320 家使用物流园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