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99419/2025-00010
  • 新郑市农业农村局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 2025-03-05
  • 2025-03-05
新郑市2024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报告

2024年,新郑市全面落实上三级农业农村工作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显著。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以产业兴旺为基础,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一是做强特色产业。围绕“土特产”,创建“名特优”,大力发展红枣、樱桃、供港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新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强镇2个、郑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家、“名特优新”农产品16个,新培育发展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个、农业企业品牌1个。

二是做大绿色产业。全年培育发展4家企业、9个农产品荣获河南省首批“豫农优品”商标及标识使用权。拥有绿色食品企业12家,绿色食品品种数达32个,好想你红枣种植基地成为河南省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

三是壮大乡村产业。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增速稳定在6%以上,认定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产业镇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推荐裴李岗村等4个村创建第三批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全市283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1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百万元。

二、以生态宜居为保障,提升乡村居民幸福指数

一是科学编制乡村发展规划。合理划定并优化完善村庄建设边界,充分保障村民宅基地和产业发展需求。完善城郊融合类村庄89个、整治改善类89个、集聚提升类23个、特色保护类16个、搬迁撤并类32个。2024年完成29个村庄规划的技术审查并反馈意见。

二是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总投资1413万元,建成维护6条25公里农村道路;投资187万元,维护维修农村供水设施9处,受益群众6万人;改造5所乡镇敬老院,投入运营乡村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50个;建成镇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4座,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83座;建设“美丽庭院”2111户,建成和庄镇、辛店镇2个省级“美丽小镇”。

三是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出台《新郑市2024年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方案》,指导全市各村设立“村庄清洁日”。组建保洁队伍1740余人,购置垃圾清运车80辆,清理农村水塘98个,清理农村沟渠121公里,“四旁”绿化苗木1.2万株,开展“空心院”整治95个,新建压缩垃圾中转站16座。126个村4.76万户完成改厕,农村旱厕实现应改尽改。

三、以乡风文明为灵魂,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一是深入实施各种文化技术惠民工程。开展乡村文化合作社“四季村晚”活动,线上线下惠及群众15万人次;开展送戏下乡演出220场,启动“咱村有戏唱起来,幸福欢乐满郑韩”系列活动81场;举办“中原舞蹁跹”广场舞大赛4场,参与舞者800人次。

二是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持续打造公共文化数字平台“郑韩文旅云”,实现了享活动、订场馆、看直播、学才艺、看大集等5大功能,满足不同乡村群众文化需求。

三是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发挥“一约五会”的引导约束作用,革除高额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引导群众贺喜庆祝有分寸、丧葬风俗有尺度。选树农村道德模范、五好家庭、好婆媳等先进典型,讲述农民群众“看得见、够得着、摸得到”的故事。

四、以治理有效为核心,推进乡村和谐发展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发挥其带头人的引领作用。选派71名驻村第一书记,到脱贫村、软弱涣散村开展帮扶工作,组织部门向每村拨付党建经费3万元,产业发展扶持资金10万元。

二是健全村务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进村级办公阳光工程,依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管理的多层次基层协商结构。

三是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开展普法巡回大讲堂80余场次,受益群众3.2万人次。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案件30余起。

五、以生活富裕为目标,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一是强化科技支撑。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的农产品,促进特色产业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粮食总产实现23.53万吨,蔬菜16.2万吨,水果1.47万吨,肉类1.75万吨,禽蛋 2.19万吨,奶0.38万吨。全市农机总动力达65.6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

二是强化产业扶贫。安排衔接(扶贫)资金1.03亿元开展产业帮扶。其中,实施产业发展项目21个,建设标准化厂房(仓储)2.1万平方米,购置冷藏车4辆,购买农机设备9台;实施产业发展配套建设项目28个,新打机井32眼,新增灌溉面积1920亩,新修道路24.6万平方米,受益脱贫村(软弱涣散村)50个。

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规范土地流转,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备案流转土地2.67万亩,用于粮食种植1.29万亩,涉及工商企业26家,流转总金额1.98亿元。新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3家,专业合作社总数达280家,家庭农场总数达130家。探索出菜王村“农户土地入股、集中统一经营、经营收益分红”的集中经营模式,实现“农民”变“股东”。

 

            


主办单位: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