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3-07-17 发布机构:新郑市应急管理局

应急管理工作,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按照上级工作要求,我市制定了《新郑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新政文〔2023〕36号),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后全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及关于应急管理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都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郑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机构改革后的首个五年专项规划,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推进我市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科学编制好《规划》,对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建设能力建设,实现形成具有新郑特色的应急管理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二、编制依据

编制工作专班紧密结合国家最新政策动向和国家、河南省“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郑州市“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内容,认真研究“十四五”时期我市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形势,结合国家、省、郑州市“十四五”规划的总体框架思路、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规划部署,坚持谋求长远与立足现实相结合,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注重做好“五个衔接”:

一是与法律法规相衔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主要依据,使《规划》与之有效衔接。

二是与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的发展定位要求相衔接。根据《新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各种战略部署和发展趋势,使《规划》体现新郑市的总体定位,为新郑建设现代化全国一流中等城市保驾护航。

四是与内外部专项规划相衔接。加强《河南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郑州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相衔接,加强灾后重建应急能力提升规划和市有关单位的“十四五”专项规划相衔接,实现规划编制工作一盘棋。

五是与重大工程项目相衔接。做好重大工程项目的谋划、梳理和对接工作,以战略性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带动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

三、执行标准

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新郑为总目标,以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为抓手,着力抓基层、打基础,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到2025年,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应急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应急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智能化程度稳步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安全感持续加强,各类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到2035年,基本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四、主要内容

《规划》以应急管理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为根本目的,以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为主线,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核心,着力防风险、建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提出了一系列应急管理重大改革举措。

《规划》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规划背景。“十三五”期间,新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按照上三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全市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逐步提升,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同时,“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繁重艰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各类安全风险隐患交织叠加,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
第二部分是总体要求。明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新郑为总目标,从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安全生产水平、防灾减灾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应急保障能力五个方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
第三部分是主要任务。“十四五”期间,我市要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协同联机机制,持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要扎实推进法治建设,严格层级责任落实,强化安全风险管控,确保全市大局持续稳定;要健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突出应急要素管理,稳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不断筑牢应急人民防线,聚焦宣传教育培训,全面提升群众应急素养。同时,“十四五”期间要力争完成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生产事故死亡率下降34%,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1%,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1%,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1,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15000等核心指标。
第四部分是重点工程。推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河道、水库治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应急指挥通信能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提升,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共八类工程做精、做细、做实、做稳。
第五部分是保障措施。坚持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各级各部门密切合作、加强沟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制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建立资金长效保障机制。同时,建立规划实施跟踪评估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五、适用范围

市委办、市政府办(市人防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教育局、市科工信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住建局(房管中心)、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农委、市文广旅体局、市卫健委、市应急管理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郑州市生态环境局新郑分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供销社、市人武部、市消防救援大队、市气象局、市供电公司、中国移动新郑分公司、中国联通新郑分公司、中国电信新郑分公司等部门。

六、术语解释

1.“1+13”应急救援指挥部:1个应急救援总指挥部、13个专项应急指挥部。

2.“六有”: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

3.“五预”工作体系:预报、预判、预警、预案、预演。

5.“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6.“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7.“三位一体”执法模式:在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过程中,采用“启动会+现场执法检查+总结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岗位操作员工全过程在场”和“执法+专家”的工作模式。

8.“三管三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9.“一企一码一档”:通过扫码录入企业信息,形成企业基本信息数据库,既便于企业双重预防体系信息化管理,又为部门监督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10.“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11.“两重点一重大”: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12.“一优三减”:优化系统、减水平、减头面、减人员。

13.“四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

14.“三合一”场所: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一种或一种以上使用功能违章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建筑。

15.“大吨小标”:大吨位的货车,却标注小吨位。

16.“一站两员”:安全劝导站、安全劝导员、灾害信息员。

17.“三断”:断电、断路、断网。

18.“三个一线”教育培训模式:让一线安全生产培训员,在一线工作场所,给一线员工开展务实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七、解读机关及解读人

解读机关:新郑市应急管理局

联  系 人:   靳 谱

联系电话:0371-62610009

主办单位: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