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9946X/2016-00004
  • 新郑市教育体育局
  • 教育,通知
  • 2016-01-18
  • 2016-01-21
  • 通知
  • 新教体〔2016〕1号
新郑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新郑市教育体育局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办事处中心学校,局直各单位,各社会力量办学校:

根据我市教育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研究制定了《新郑市教育体育局2016年工作要点》,现予以印发。各单位要根据本要点精神,结合实际,以办“均衡普惠、优质特色、人民满意”的新郑教育为目标,认真安排好2016年的各项工作,全面推动我市教育体育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016年1月18日


新郑市教育体育局2016年工作要点

 

2016年,全市教育体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新郑市2016—2020年教育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坚持学前教育“抓安全、促规范、保幸福”,义务教育“抓两课、育特色、促均衡”,普通高中“循规律、要质量、保优势”,成人职业教育“重联合、建龙头、促就业”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有效提升教育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我市城乡教育资源一体化、现代化水平。

一、抓实党风政风行风,构建风清气正环境

1.切实提高党建水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 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制度治党和依法治校有机结合,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提高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坚持“一岗双责”,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廉政制度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坚持党务、政务、校务、财务公开,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3.狠抓专项治理规范办学行为。加大系统内乱收费、乱办班、乱订教辅、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现象的治理查处力度,正风肃纪,正本清源,全面提升教体系统的良好形象;严格落实岗位管理,杜绝擅自离岗、在编不在岗现象;规范教辅资料征订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规范招生行为。

    4.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切实改进机关作风,把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作为一项长效机制,按照“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要求,规范机关事务管理,规范机关人员言行,提高规范执行力和制度落实力。强化服务意识、法治意识,做好行政审批服务工作。

二、深化教育内涵发展,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5.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公办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抓好民办幼儿园办园规范,稳步拉升保教质量,努力实现学前教育向内涵发展的转型。加强品牌幼儿园建设,建设一批管理有亮点、课程有特色、教学有创新、社会认可度高的品牌幼儿园。积极配合民政等部门,加大无证幼儿园的排查和清理力度,积极引导幼儿家长就近合理选择幼儿园。启动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

6.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突出抓好办学条件改善、校园文化建设、班额控制、办学行为规范等。重点做好“学校发展规划方案的制定”、“美丽校园建设规划”和“学校课程方案的规划与实施”三个方面;围绕提升均衡发展水平,认真组织开展初中小学校际交流活动和局直初中课堂开放活动,加强“1+X”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力争每个学年内结对一个、带动一个、提升一个;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把活动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强初中段质量管理工作。按照《新郑市初中段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学籍管理,遵循规律求质量,规范特色促发展,实现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有个性发展。

7.稳步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积极探索转型发展和内涵发展,有效探索优秀生培养途径,逐步建立优秀生培养长效机制,实现优秀生培养上有突破。推动课程多元发展,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选课制度,科学规划学校课程体系,通过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等,为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深化分层教学研究,探索分层教学和分层评价一致性的实践。加强对国家高招考试改革政策的研究,主动探索高考改革新形势下的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确保顺利转型。深入实施精细管理,积极落实精细务实的管理理念,加强新课程教学和新课改高考备考研究,细化教育教学管理。研究备考复习方案,实现备考工作的精细化和个性化管理。深入实践“事业化办学、专业化教学、精细化管理”,促进我市高中教育持续专业化发展。

8.长足发展特殊群体教育。认真做好适龄残疾儿童的排查和登记,落实“一人一案”工作。按照《河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逐步加强标准化建设,并针对残疾儿童少年状况和教育需要,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着力解决进城务工和流动人员子女入学,关心留守儿童发展,创新帮扶形式,完善教学管理,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突出立德树人,探索创新育人模式

9.加强和改进德育建设工作。以“基于学生、发展学生、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做适合学生的教育”为基本理念,以养成教育、书香校园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工作,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社团活动、书香校园建设和德育课程建设为重点,着力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切实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深入推进德育课程建设。各学校要围绕德育活动课程化的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和整体工作安排,积极开发实施能体现学生成长发展核心素养,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德育课程,不断提升德育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创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各学校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探索,科学制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探索推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中学段各学校稳步推进社团活动。要结合特色学校建设和校本课程建设等自身的资源优势,在学生自主管理、教师适当指导的前提下,成立固定的校园社团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校园社团活动。

10.稳步推进美丽校园建设。在坚持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走廊文化、寝室文化、办公室文化等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学校三年整体规划和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合理确定学校年度预算,科学安排施工进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确保学校每年都有新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成效,逐步达到“文化校园环境美,内涵发展品质美” 的目标 。

四、加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11.深入推进课程建设。全市各学校要在教研室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切实做好课程规划。以“基于目标的教学”为核心实施好国家课程;发挥学校优势,开发、实施好校本课程,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实施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学校要通过选择、改编、补充等形式,以国家课程为核心进行适度整合,让学校课程更简洁,更好地实现办学目标。教研室要做好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工作,落实好基地学校评选与建设工作,基地学校要作好示范,带动全市课程建设不断进步。

12.全面推进课堂观察活动。要规范和强化课堂观察实施的

方法、路径,结合本校情况选好观察纬度,定好观察点,做出自己的(乡镇的、学校的、教研组的、个人的)观察量表,让老师们通过课堂观察活动学会听课,学会评课,提高课堂教学能力。2016年要分别选取一所初中和小学,围绕课堂观察进行观摩研讨,促进全市各校形成各具特色的观课议课流程。

1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积极构建课堂教学形态。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把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目标,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作为核心,促进各个学校由理论到实践找到自己的基点、方法。2016年,课堂形态实践比较成熟的学校开展现场课堂观摩活动,进一步诠释课堂形态的理念、操作流程、效果等,其他学校完成课堂形态建构,并全面投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14.扎实推进学校创新改革。各学校要着力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探索开展创客教育。培养以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设计能力、制造能力为支撑的创造素养、技术素养为目标,以与各学科课程的融合为基本思路,突出“做中学”的特点,把“基于创造的学习”作为学生主要学习方式之一,通过组建指导教师队伍、构建创客课程、创建创客空间,推进学校创客教育。另一方面探索开展基础教育国际化。把拓展性国际视野作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目标,通过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开发和实施具有本土文化特色、校本特色、中外融合的校本课程,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国际意识。

15.稳步实施教育综合改革项目。承担有教育综合改革项目任务的学校,要按照教体局的要求和各学校的工作规划,积极探索、重在实践、做出成效,努力圆满完成承担的任务。要注意收集、保存好学校在探索和实践中的过程性成果,做好过程性管理。

五、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6.构建现代教育职业体系。坚持“重联合,建龙头,促就业”的发展思路,加大与高校、企业、行业、社区合作办学力度,扩大学历教育规模,提高非学历技能培训比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省市重点项目资金,改善中职学校办学和实习实训条件,提高职业学校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创新招生工作方法,加强面向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有中等学历教育需求的社会青年和企业职工的招生宣传,着力提高新生稳定率。加强专业建设,力争每个专业至少有一个满足教学实习的校内实训基地和三个满足学生就业实习的校外实训基地,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打造有特色、有市场、有内涵的专业品牌。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开展实施“订单”培养,每个专业力争开设一个企业专班,把企业文化融入教学中,提高师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抓好职业技能培训,面向广大农村劳动力、退伍军人和在岗职工,大力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不断满足我市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17.提高成人社区教育内涵发展水平。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的宗旨和“开放、共享”的理念,开发整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以组织开展居民培训为基础,以推动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为动力,以培育各类学习型组织为核心,加强学校文化、教师队伍、特色课程、培训品牌、学习平台建设,努力提升发展内涵,确保全省领先地位。积极推动全民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城市,创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

18.依法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强化常规督察,及时排查消除各种隐患,以郑州市民办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等评选活动为依托,督促各民办教育机构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水平。积极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引导各民办教育机构依法办学,加强调研,深入开展各种专项培训。

六、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夯实教育均衡发展基础

19.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宣传学习优秀教师活动和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建立健全师德奖惩机制,把师德作为教师晋级、聘任和表彰的首要依据,表彰树立一批师德高尚、行为示范的教师典型,提升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引导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0.着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继续加强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建立以校本培训为主体,教育培训机构为补充的教师培训体系。以“国培”、“省培”为契机,针对我市教师队伍现状,科学制定教师培训规划,规范管理,完善培训机制,确保教师完成培训任务。继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模式,通过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组织名师、骨干教师、校长到教育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教师交流、干部挂职锻炼、举办培训学习、开展技能竞赛等活动,全方位、多渠道提升两支队伍建设水平。职业教育要引导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不断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

21.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深化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和管理。创新工作室管理机制和评价办法,切实推动工作室良性运转,充分发挥工作室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真正把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成为班主任培养、培训、提升的助力站。完善名班主任评选机制,每年对评选出的市级名班主任进行专题培训,着力提升名班主任的理论素养、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推动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加强班主任的学习和交流。各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促进班主任的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班级建设能力,并通过“班主任风采大赛”等活动,促进班主任对班级建设的思考、梳理、总结和反思,为班主任的交流和展示搭建平台,提升班主任队伍的素质。

22.积极稳妥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力求精简、保证发展”的原则,合理设置学校内部机构,加大新教师招录力度,引进优秀人才,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均衡师资配备。积极引导学校制定符合实施素质教育和教师工作特点的考核办法,完善和健全教师考核制度,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实绩,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结合实际全面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全面推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继续完善教师全员聘用合同制。逐步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七、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增强全市人民体质

23.扎实做好群众体育工作。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加强室外健身器材、健身路径的管理维护工作。

24.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工作。坚持开展各项体育艺术活动。按要求配备体育和艺术活动场地和各类器材,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开足开齐体育、音乐、美术、健康教育课程,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内体育活动时间;深入贯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测试及格率达到90%以上;加大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通过体育和艺术课外活动,让每个学生能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体育艺术“2+1项目”),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坚持举办校内“体育节”和“艺术节”;全面实施“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积极贯彻落实“足球进校园”活动;切实提高艺术课堂教学质量,探索并逐步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八、加强安全建设和管理,持续促进校园平安和谐

25.狠抓校园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总要求,把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摆到突出位置。突出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在落实安全教育课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好交通、消防及防溺水等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坚持一月一个主题,不断丰富校园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突出做好日常安全管理,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及时召开会议,对学校及周边安全形势进行研判,部署安全工作,加大投入,加强隐患排查整改,加强应急演练和消防设施管理,扎实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寄宿生管理、大型活动审批管理、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突出做好校车安全管理。督促各幼儿园认真落实校车管理制度,定期对校车驾驶人、随车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做到不超速、不超员。同时,积极配合公安交管和交通运输等部门加强督查,进一步规范校车管理和运行。

26.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开展学校预防近视活动,强化疾病预防。坚持晨午检制度,规范学校卫生室建设,定期对卫生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病意识和技能。进一步加强食堂、小卖部管理,贯彻落实各项食品安全制度,严把食品采购源头关、操作环节责任关。强化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鼓励学校食堂引入餐饮公司管理的形式;开展营养配餐,满足学生营养摄入需求,促进学生健康生长发育。

27.继续实施校舍安全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结合我市新型社区建设,合理调整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和薄弱学校改造规划,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分步分类组织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确保把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地方。

九、完善各项机制建设,确保教体系统稳定局面

28.健全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贯彻执行新的《中小学财务制度》和《中小学校会计制度》。针对我市实际,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财务行为,确保财务工作有法可依,开创我市学校经费管理的新局面。加强预算管理,充分发挥《新郑市学校财务管理系统》的作用,逐步完善教育经费效益评价体系,确保教育经费效益的最大化。加强核算中心的监督职能,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纪事项的发生,确保经费科学合理使用。继续坚持校长任中和离任审计工作,提高校长知法、守法的自觉性。认真研究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逐步提高各项经费的标准,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完善财务管理工作考评体系,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29.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结合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认真调研摸底,掌握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及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分布趋势,以及现有学校分布和规模,综合考虑学校数量、规模、学生上放学距离等因素,确保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统筹规划城区和龙湖镇区学校布局,加快现有部分学校改扩建步伐,切实解决学生入学难和大班额问题。

30.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机制。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以“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为核心,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重点,不断拓展、延伸教育资源和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逐步健全完善教育信息化保障机制。 

31.完善特色学校建设机制。继续把特色学校建设作为提升均衡水平的新的“生长点”,推进均衡发展的“造峰”工程,努力打造特色学校,培育新优质学校,提升均衡发展水平。持续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和评估工作,通过开展个性化指导,给予资金支持,进行重点培育。

32.完善教育督导工作机制。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科学设置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按照分层分类的原则,完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和工作机制,强化随机督导、过程督导、专项督导。抓好对责任目标、规范办学、新课程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热点工作的督导检查。做好郑州市等级学校和幼儿园评估工作。科学运用督导评估结果,努力促进全市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33.完善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继续坚持“帮困难家庭解忧,助贫困学生成才”的工作理念,规范、完善和创新学生资助各环节工作,建立健全各学段学生资助工作体系。进一步增强政策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坚持程序公开,增进教育公平,做好各学段各项资助金管理发放工作,积极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并接受社会各种形式助学助教捐赠及管理发放工作。做到应助尽助、好事办好,保持学生资助工作“零失误、零违规、零追访”,切实将国家利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确保每一位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34.完善学校法制教育机制。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上级“七五”普法规划,开展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依托市青少年及大学生服务中心,以法制报告会、警示教育为抓手,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加强对各学校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督查指导,深入推进全市中小学校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普及及教研工作。继续开展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行动,维护师生健康和安全,为教育事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开展学校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宣传工作。

35.完善教育信息宣传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新闻和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强各类先进典型宣传、教育政策解读、舆情分析引导;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加大信息宣传力度,积极在本级及上三级媒体上进行宣传;加强信息宣传考评,完善考评工作机制,营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36.完善教体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机制。加强应急组织、队伍和能力建设,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全面落实信访稳定责任制,切实抓好不稳定因素的防范,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教体系统大局稳定。

十、统筹做好其它各项工作

37.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机关建设、综合治理、社会管理创新、依法治市、拥军优属、计划生育、招商引资、脱贫攻坚、长效机制、驻村帮扶、行风建设、人民满意学校创建、科技进步、防汛、老干部、绿化、勤工俭学、新型社区建设、拜祖大典、工会、档案、教育志编修、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关工委、少先队等工作。

 

主办单位: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