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99195/2016-00045
  • 新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综合,工作,工作信息
  • 2016-09-19
  • 2016-09-19
聚焦精准扶贫 开展技能培训

今年以来,新郑市人社局根据《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郑州市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的通知》(郑人社﹝2016﹞18号)和《新郑市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以“技能扶贫、技能就业”为切入点,把扶贫工作作为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中之重,多方式、多渠道开展针对贫困村和贫困家庭的培训项目、就业信息推荐做好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贫困劳动者脱贫致富的技能和本领,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一、广泛宣传,营造技能就业良好氛围

为准确传达各项扶贫政策,把各类帮扶信息送到每户贫困家庭手中,共印制宣传标语20幅、职业技能培训宣传彩页2000份,工作人员在入村逐户调查的同时发放宣传彩页,为群众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同时,利用电视、互联网、微信公众号、一封信、海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把免费培训政策、就业培训信息宣传到村组(社区)、千家万户,不断提高贫困劳动者的参训热情。另外,充分利用职业介绍平台,引导广大企业积极参与到培训工作中来,鼓励他们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做好就业前培训,达到“培训、就业”双同步,帮助贫困劳动力早日实现技能就业。 

二、摸底调查,打牢精准扶贫培训基础

首先,针对全市因缺技能致贫的378人设计印制“贫困家庭劳动者技能培训调查统计表”500份,调查表涵盖个人基本信息、推荐培训项目、个人拟参加培训项目、培训就业意见和建议等多方面内容,能真实准确的反映出调查对象的参训意愿。其次,深入贫困家庭开展技能培训走访调查,建立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基本信息台账,详细记录贫困劳动者的培训需求,做到一户一档、一人一卡。最后,根据调查情况和群众意愿,立足于每一个贫困村(社区)的实际,统筹安排好培训的项目、时间、地点等方面内容,保证大家生活学习两不误。调查数据显示,378名因缺技能致贫的劳动者中:超龄劳动者29人;不愿意参加培训282人(其中已就业190人,在校生7人,精神疾病3人,重病残疾12人,出嫁5人,长期居住外地6人,需照顾家庭52人,失联或死亡2人);愿意参加培训的67人中,培训愿望多集中在焊工、家政服务员、电工等专业(其中电工12人,焊工34人,家政服务员21人)。  

三、创新模式,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培训

为使技能扶贫培训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坚持一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结合群众的参训意愿,通过不断调整和创新培训模式,切实保证了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一是根据群众晚间空闲时间较多、人员相对集中的特点,开设技能培训“夜校”,探索完善学分制,让学员自主选择学习时间,有效的解决了学员到课率不足的问题;二是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培训服务,做到“师资队伍、仪器设备、考核鉴定”三下乡,将培训教室设在群众家门口,将相关实训设备带到村组(社区),保证群众“学习——鉴定(考核)——取证”三不误;三是开创了“交叉授课”的技能培训新模式,在保证培训学时的前提下,同一地点两个培训专业(工种)同时开班,白班、“夜校”班交叉进行,既缩短了培训天数,提高了培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又激发了学员的参训热情,避免了因长时间单一学习而产生厌倦情绪。四是在培训课程中增加“学员经验交流”环节,邀请往期已成功就业或创业的学员现身说法、鼓励在读的学员分享感悟,希望通过这种“身边人说身边事”的坦诚交流,激起大家的共鸣,增强大家技能脱贫、技能就业的信心,助力精准扶贫。

四、加强监管,严格落实各项补贴政策

认真落实贫困家庭“免费技能培训、免费职业鉴定”的双免政策,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联合财政部门加强对于培训质量的监管,一是对培训班开展不少于3次的随机抽查,并认真做好抽查记录,对于未履行请假手续且连续三次无故旷课的,取消其“免费培训”资格;二是做好农村劳动力补贴性培训及就业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录入工作,完善各项培训信息的登记、备案等工作;三是强化考勤管理,统一使用指纹考勤系统,保证每天指纹打卡的同时落实“学分签到”制度;四是依据豫办[2016]27号文件精神,财政部门对于参加就业创业培训且符合规定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者给予每人每天30元的生活补助,让贫困学员安心学习。

截至目前,已先后在辛店镇岳庄村、郭店镇小司村、具茨山管委会转沟脑村开办“脱贫攻坚”焊工技能培训班三期,培训学员182人;“脱贫攻坚”家政服务员技能培训班三期,培训学员132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做好技能扶贫培训,帮助贫困劳动者早日实现技能就业。











主办单位: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