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99419/2020-00182
  • 新郑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 工作信息
  • 2020-08-28
  • 2020-08-28
帮困难家庭解忧 助贫困学子成才 ——讲述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新郑市教育体育局全面贯彻上级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排查全市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严格落实上级学生资助政策,健全了学前、义教、高中、中职和高校资助体系,做到了建档立卡家庭政策全覆盖,确保没有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贫失学。在各项资助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

一、学前教育篇

教育扶贫工作的第一要点就是入户家访、情况摸底。幼儿园以家访的形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了解每一个学生家庭具体情况,还能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调动家庭教育积极性。幼儿园在家访前,让教师明白任务所在,讲党和国家的助学惠民资助政策、讲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在家访时,巧妙沟通,做实记录,建立完善学生档案。家访后,教师会私人订制发展菜单,根据学生和家长反馈,为每个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发展方式,对他们因材施教,助孩子自信快乐地成长成才。

如今,很多家长听说老师要家访,有的不惜耽搁一天的农活在家等候,有的亲自在主干道上迎接,有的还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在一次次沟通后,看着孩子一家生活慢慢改善,孩子的生活基本能力和生活、学习习惯在提高,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守护一个孩子,帮助一个家庭,这是多么幸福而幸运的事情!

二、义务教育篇

(一)一家寒门三才子

在城关乡第一初级中学“一家寒门三才子的”故事在师生中流传:九年级学生王鹏涛,品学兼优,成绩名列前茅;其大姐现就读于北京中科院物理所,硕博连读;其二姐王菁菁就读于新郑高中,成绩优异,班级前十名。三姊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其父不幸病逝,看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下外债,全家人的生活来源仅靠母亲马桂芬一人打零工艰难维持。学校了解情况后,在三姊妹上学期间,使其一直享受国家相关资助,并为他们主动争取社会团体的资助,同时,政府部门也为他们募捐,还每月往家里送米、面、油、书、药等物品,减轻了家里的负担。王鹏涛的妈妈每每提起总是激动地说:“如果没有党和政府,没有资助款供孩子上学,鹏涛和他二姐早辍学在家了,今天也不可能安心在校学习。感谢学校,感谢党和政府的关爱!” 

(二)一部手机架桥梁

荆夏秋,就读于薛店镇民盟烛光小学,因父亲去世,母亲离开,她便和智障的哥哥以及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每天,奶奶要把两个孩子锁在家里,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工作,挣些钱贴补家用,而年仅8岁的夏秋还要照顾残疾的哥哥。疫情期间,孩子需要在线学习,学校考虑到她家里的情况,为他们送去一部智能手机,又联系了移动公司,在得知家里的情况后移动公司也免费为他们家安装了无线网。奶奶激动地说:“谢谢!真是太感谢了!你们这么忙还记着我们夏秋。让我说什么好呢。谢谢,谢谢……”或许她很久都没这么开心了吧。自从有了这部手机,孩子每天都能按时打卡,按时上课,也变得越来越开朗。一部手机,摇身一变成了桥梁,桥的这一头是学校,那一头是家长,而桥身却是用爱来铺垫的,软软的,暖暖的……

(三)送教上门暖人心

今年14岁的李昀鸿,因智力障碍无法正常入学,鉴于此,薛店镇菜园马小学定期为他送教上门。在周末,校长马红伟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带领刘萃霞老师、刘淑云老师等一行人,赶到李昀鸿同学的家中送教。见到昔日熟悉的老师,看到学校购置的礼品、学习用具,李昀鸿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每一次老师的教导,他都格外得努力。李昀鸿家长含着泪水握住老师的手,激动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谢谢老师的关爱,你们改变了孩子,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你们辛苦了……”。

邱灿灿也是一位比较特殊的孩子,在精神、听力和语言方面都有障碍,有时还会无缘无故的动手打人,所以无法与其他小朋友一同学习。龙湖镇梅山小学每周对其辅导四节课程,每周进行一次励志教育,每月进行一次兴趣培养,每学期进行一次主题家访。在学校两年的努力下,邱灿灿不再封闭自己,与老师成为了好朋友,渐渐地也会写一些简单的生字,会算一些简单的题;在文明卫生习惯方面,不再乱丢东西,不说脏话,不与别人打架,还会用较简单的普通话与大家交流。

残疾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也对渴望获得知识,对校园生活充满向往。送教上门为残疾孩子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为孩子和家长点亮生活的希望。

(四)老骥伏枥 发挥余热

新郑市郭店镇山根完全小学的王照栓老师从教30多年了,一直负责学校的教育脱贫攻坚工作。57岁的他,视力下降的厉害。而资助工作又经常需要在电脑上填报表格和维护系统,王老师配的老花镜换了又换,甚至在操作上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还会去请教学校的年轻老师。为了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准确无误,王老师总是带着细心去走访,做到有的放矢。入户前,认真了解全村的基本情况以及走访的群众类型(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等)。带着诚心去走访,做到将心比心。在走访过程中,他采用拉家常的方式,以请教的语气,重点了解群众家庭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群众实话实说。对于有些群众当面不情愿说的话,会留下联系方式,期望能听到他们的真实声音和期盼。在走访过程中,看到部分群众生活相当艰苦,特别是一些因病残导致家庭贫困的现实(群众年老、身边无人照料、房屋破日、生活贫苦),他在走访时总是进行了解并做好记录。在走访困难群众时候,他把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在处理困难群众问题时候,结合有关政策的基础,他很有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遍不行,要讲两遍,三遍。一次不在家,就走两次,三次,很多群众都非常配合。王老师说经常走访能拉近群众与我们的距离,只有打好了群众基础,学校的教育脱贫攻坚才能顺利开展。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是王老师的座右铭,更是他行事的态度。在脱贫攻坚这条道路上,有许多坎坷,有许多挫折,但是他从未放弃,一直坚持去走访,去钻研,严格落实国家的扶贫政策,使身边的贫困家庭学生都得到了国家的资助,确保了身边的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顺利地完成学业。王老师为教育奉献了自己的大半生,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获得的荣誉称号有很多,但他一直兢兢业业,除了担任学校的总务主任,坚持在一线教学,更是担负着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重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士暮年,雄心不已。

(五)脱贫攻坚助团圆

2019年秋季学期,孟庄镇孟庄小学接到一封卢氏县教体局资助中心寄来的公函,有一位非新郑籍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刘某需要接受资助,学校为了做好精准资助,一边与家长联系,一边与卢氏县教体局和扶贫办沟通。经了解,刘某父母离异,母亲改嫁到这边,刘某虽随母生活但户口仍随父在卢氏县,母亲知道孩子还属于建档立卡学生,但由于离婚后已与孩子生父断绝联系,所以并未向学校说明。这次学校主动联系到孩子的父亲,父亲和家人特别激动,随即赶到了学校要求见一面几年未见的孩子,虽然学校遵从孩子的意愿并未见面,但父亲还是庆幸找到了的孩子,也表示会主动提供材料保证孩子享受到资助。几天后,孩子父亲到当地扶贫部门询问,得知因孩子常年不和他们一起生活,已取消刘某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的指标,本学期孩子不能享受资助。随后,他们向村里的第一书记和扶贫部门反映,通过电话向学校核实情况后,立即向当地乡政府汇报,共同研判。2020年春季学期,通过各方努力协调,刘某得到了相应的资助。

后来,疫情期间,孩子父亲经常打电话问老师:“你们那里现在怎么样?能外出吗?学生是不是在上网课?……”每次聊天,都能深刻体会到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思念。这虽然只是脱贫工作中的一件小事,但却是一个家庭中、一位父亲生命中的一件大事。

三、普通高中篇

(一)受助不忘感恩,爱心绵延传递

新郑二中的学生刘慧,父亲得了尿毒症,那时候对于她的家庭是最黑暗的一段时光,因为父亲生病失去劳动能力,母亲被迫出去工作,在家我不仅要照顾刚出生半年的弟弟,还要顾及家里几亩田地,负责家里的日常生活。后来家里越来越困难,已经支撑不下去高额的透析费用,刘慧已经有了从高中退学外出打工的念头。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作为一名低保学生,不仅享受到了每年的国家助学金,社会和企业也纷纷对她伸出援助之手,也让她有了继续上学的机会。2013年,刘慧从新郑二中毕业,考上了大学,并且申报了低保低收入考取高校一次性救助8000元,对于无力承担高校学费的她无疑是雪中送炭。靠着勤工俭学和国家助学金,她顺利完成了学业,毕业后曾经做过电商,但终究觉得没有价值,她想到了帮助她完成学业的党和政府,想到了以前帮助过她的爱心人士,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想找一份真正能实现自己价值的工作,于是她回到了新郑,在和庄镇老庄刘小学当了一名教师。

2019年秋季学期,刘慧担任老庄刘小学五年级二班的班主任,因为之前的经历,她不仅关注班里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会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刘慧发现班里有一位女生冯紫钰在校学习非常优秀,但是星期天作业总是没有完成,刘慧并没有批评她,而是单独把冯紫钰叫到办公室向她了解情况,经过询问,了解到她的母亲患了乳腺癌,对于一个农村的家庭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对有过同样经历的刘慧,更是能感同身受,明白了冯紫钰家里的困难。

此后,学校有任何资助项目,刘慧都会提前通知冯紫钰家里准备材料,指导她填写申请表格,也会时常对这位女孩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家访过程中,刘慧了解到,冯紫钰在家也沉默寡言,母亲生病后学习成绩也下降不少,现在对她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心灵上的抚慰。刘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给予她鼓励,为了孩子的自尊,也从不在班级里提及她的家庭情况,除了经常给她进行心理疏导,还向其他任课的教师说明了情况,让老师们也能帮助和鼓励她。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冯紫钰已经慢慢从母亲生病的打击中走出来,作业能够及时完成,成绩也渐渐有了提升。

今年,虽然冯紫钰已经升入了六年级,刘慧不再担任她的班主任,但还是给她送去了学习用品和书籍,因为刘慧知道,对于她来说,除了物质的欠缺,更多的是来自身边人的关爱。

因为自己从小家中困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现在,刘慧也要做一名爱心的传递者,尽力帮助那些和自己一样需要帮助的人,把爱心传递下去。

(二)教育扶贫先扶智,扶出清华大学生

新郑高中的教师张音,2017年9月到新郑高中工作,正好赶上当时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协助该校资助专干宋培对学校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进行帮扶。在完成忙碌的日常教学工作之后,他利用课余时间找这些学生谈话,召开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掌握他们心中的困惑,切实地能想办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各项资助政策开展的时候,他又利用节假日和星期天,到帮扶的学生家中去宣传学生资助政策,和学生家长座谈,现场指导学生和家长填表,拍照,方便了学生申请资助项目,缓解了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生活上的困难。今年毕业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赵卓航,就是新郑高中众多受助学生中的一员。

2018年8月,新郑市辛店镇裴商庙村里建档立卡户赵志军找到市教体局帮扶责任人李东阳,他们一起把赵志军的儿子赵卓航送到新郑高中报到,赵卓航开始了高中生活。起初,赵卓航的入班成绩不是太突出,语文、英语成绩都不太好。校长郭卫平和班主任张中科得知赵卓航是建档立卡户后,对其格外照顾与呵护,协调同班各学科老师利用闲暇之余给赵卓航补课,通过两年的努力为赵卓航补齐了学科短板。

学校不仅在学习上关心,在生活上也对赵卓航十分照顾。按照资助中心对建档立卡学生排查工作要求,学校资助专干宋培第一时间将赵卓航纳入学校建档立卡学生数据库,除了每年的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以外,他还享受了中央彩票公益金“滋蕙”计划等资助项目。三年来,赵卓航在校享受各项资助资金累计1.1万元,国家和社会的关心,让赵卓航一家多方面体会到了党的政策暖人心,感受到了作为建档立卡户被扶贫政策滋养的温情与幸福。

2020年7月25日早上,赵卓航母亲张莹丽得知赵卓航成绩后,第一时间将喜讯告诉了帮扶人李东阳。李东阳立即向局党组做了汇报,并按照局领导指示协调局招生办、新郑高中对赵卓航志愿填报做好后勤服务。

最终在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招生办积极对接后,7月31日李东阳带领赵卓航及其父母找张中科老师填报了志愿,并最终被清华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录取。

9月1日,市教体局工会主席秦培源带领资助中心全体人员,到赵卓航家中慰问。秦主席向赵卓航送上行李箱和被褥等物品,并详细了解家中经济状况以及目前遇到的实际困难,要求资助中心帮助赵卓航申请“爱心成就梦想”慈善助学和普通高校新生入学资助,确保上学没有后顾之忧。同时对赵卓航考入清华大学表示祝贺,并鼓励他克服困难,自强自立,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顺利完成学业,早日成为社会栋梁之才,将来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张莹丽表示,能有今天的成绩,孩子既幸运又幸福。幸福的是他们在家里有困难时都享受到了国家各种扶贫政策的帮助,让家里减轻了负担。幸运的是一路成长得到了扶贫办、辛店镇、教体局领导的悉心照顾。开心的是遇到困难总能得到驻村工作队亲人般的呵护与关爱。

赵卓航说:“感谢市扶贫办、辛店镇、教体局等领导对我的关心呵护,感谢驻村工作队对我的帮助,感谢辛店镇中小学对我的培养,也特别感激新郑高中老师对我的精心照顾,我一定好好学习,以更好的成绩报答家乡、报效祖国!”

四、中职学校篇

新郑市中等专业学校的张学良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脱贫攻坚道路上的艰辛。

苏紫薇同学是他们班上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学生,2017年6月,中考的失利和贫困的家庭境遇,使她在升学与打工中抉择着,挣扎着,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并不想放弃学业,那是她的梦想,于是,在老师的鼓励下,她来到了新郑市中等专业学校,刚开始,她很少和别人说话,于是张老师就跟她进行了一次深度谈话。谈话中,了解到她的家里非常贫困,还有个妹妹也在上小学,开销很大,家里并不是很支持她继续上学。其实,她上中学时的平时成绩还是不错的,只是中招考试失误,没有考上普通高中。张老师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让这个学生失学。他对苏紫说:“现在国家的政策好了,不仅免除所有的学费和书费,还有国家助学金补贴生活,帮助你完成学业,你就安心的上学吧,我会劝说你的家长全力支持你上学。”她听了之后,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开学的第二个月,作为她的班主任,张老师到她家进行了一次家访。她的家在山坡上,家里只有三间瓦房,父亲外出打工了,只有她的母亲、妹妹和她在家。张老师对她母亲说:“紫薇这孩子学习基础不错,让她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能考上大学。”“不是我不想让她上学啊。”她母亲说:“你看看家里这情况,只有她父亲一人外出能挣点钱,还有她妹妹也要上学,两个学生家里负担不起。”张老师说:“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学生在我们学校上学不仅免除所有的学费、书费和住宿费,建档立卡学生还会每年发放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作为学生在学校的生活补贴。”“这是真的吗?要是这样那就太好了,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她母亲含着泪说道。苏紫薇听了母亲的话,高兴极了,说她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

张老师还经常对她的学习进行辅导,鼓励她,帮助她,她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着自己。她坚持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学习,不管刮风下雨,风雨无阻。她总是告诉自己“有志者,事竟成”!英语课上,她能把课文读地滚瓜烂熟;语文课上,她能快速分析文章;专业课上,她能唱出优美的旋律,跳出优雅的舞姿。每一次考试,她的成绩都能位列班级第一名,获得学校的奖学金。今年,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安阳学院,学习音乐学专业,实现了她的人生梦,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她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正是国家的贫困资助为她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机会,造就了坚定地基础,国家的贫困资助就像一滴水滋润着枯萎的树苗,我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她会更加努力去学习,去奋斗,感恩国家,感恩社会,做一个有爱心、对社会有用的人。






主办单位: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