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99419/2023-00194
  • 新郑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 意见
  • 2023-09-27
  • 2023-09-27
新郑市2023-2024年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为加强冬小麦科学施肥指导,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农民用肥成本,实现合理用肥、高效施肥,农委土肥站根据多年测土配方施肥研究成果和2023-2024年河南省冬小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特制订新郑市2023-2024年冬小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保障粮食安全和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坚持有机无机结合、农艺农机融合、高产高效与生态环保兼顾、营养作物与改土培肥并重,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优化施肥方式、调整施肥结构、实施多元替代,加强肥料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提升科学施肥技术水平,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资源节约、环境改善,稳定小麦化肥施用总量。

二、基本原则

1. 施肥原则。一是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研究结果,按照“以地定产、以产定氮,以土壤丰缺定磷钾,中微量元素因缺补缺”的原则确定肥料配方和用量,坚持因土施肥、按需用肥。二是合理增施有机肥,推动有机无机结合,实施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秸秆还田等技术。三是各麦区基于产量和养分供应水平推荐氮肥施用定额指标,确定氮肥施用上限。

2. 肥料运筹。根据小麦品种和品质、土壤肥力水平、土壤质地等因素,氮肥分次施用,磷肥、钾肥分次或一次性底施,有机肥一次性底施。应用缓(控)释氮肥时,可以适当降低氮肥用量和追肥比例。与中筋小麦施肥相比,强筋小麦适当增加施氮总量和追施比重;弱筋小麦要适当降低施氮总量和追施比重,提倡一次性施肥。

3. 施肥方法。大量元素肥料、有机肥料以土壤施肥为主,中微量元素肥料及防灾减灾用肥料以叶面喷施为主。小麦底肥于整地前将肥料均匀撒于地表,然后随整地耕翻入土壤;土壤追肥就墒情进行开沟条施或结合降雨、灌溉追施;叶面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生长需求进行叶面喷施补肥。大力推广机械深施、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无人机喷施等小麦轻简化施肥和高效施肥技术。

三、施肥建议

依据各施肥类型区农业生态环境与小麦生产水平,总结、分析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示范结果,制定、推荐全市小麦区域施肥技术指标与大配方(见附表)。当前小麦施肥方式主要采取土壤施肥与叶面喷施相结合的原则。

(一)土壤施肥

1. 小麦高产区。产主要土壤类型为潮土、褐土、黄褐土。小麦全生育期施肥一底一追或一底多追,磷、钾肥一次性底施。根据不同土壤类型供肥特点适时氮肥追施,一般高产麦田氮肥60%底施、40%返青期至拔节期追施,中产麦田氮肥70%底施、30%返青期追施;对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砂质土壤适当增加施肥次数,可采用一底两追,分返青期和拔节期两次追施,底追比例控制在5:3:2为宜,忌施肥后大水漫灌;沿黄稻茬撒播麦田,水稻收获后应重施促苗肥,返青后依苗情结合灌溉或降水及早追施氮肥,促弱转壮多成穗。

2. 小麦旱作区。该区属于丘陵山区,主要土壤类型为褐土和红黏土,土壤肥力偏低,含钾较丰富,肥料效应受土壤水分状况制约严重,施肥宜注重协调墒、肥、苗之间的矛盾。晒旱地麦田采用“一次深耕早施肥”技术,于伏前深耕,有机肥、化肥全部一次施入;一年两作的田块,采取分层施肥法,秋种深耕时,将全部有机肥、60%氮肥和60%磷肥混合后,随机械深施20 cm~25 cm;其余40%氮肥、40%磷肥在播种前浅耕(5 cm~10 cm)整地时施入土壤。苗情较弱的麦田,可利用早春雨后或土壤刚解冻“返浆期”借墒追肥。

(二)叶面喷施

在小麦中后期施肥管理中,各施肥类型区可根据小麦长势、土壤养分状况,以叶面追施为主,结合“一喷三防”,合理喷施,综合促防。

1. 中高肥力或偏旺生长麦田。以喷施磷酸二氢钾为主,亩喷施量不低于200 g,降低干热风的危害,提高小麦粒重。

2. 低肥力麦田。有针对性的选用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含氨基酸、含腐殖酸、有机水溶肥料,强化营养平衡,增强光合作用,防止早衰,增加粒重,提高品质。

3. 晚播与基肥施用不足麦田。视苗情与土壤供肥情况,选用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或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含氨基酸、含腐殖酸、有机水溶肥料,迅速补充营养,满足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提高结实率。

4. 旱作麦田。以选用具有抗旱作用的黄腐酸液肥为主,同时,结合小麦生长实际,喷施磷酸二氢钾、大量元素、有机水溶肥料等营养类水溶肥料。

(三)肥料用量选择

不同施肥区域、各类麦田 施肥可根据土壤供肥状况、秸秆还田水平、有机肥资源等因素,在推荐的施肥量范围内适当调整。一是连续三年秸秆还田的麦田可减施钾肥;二是同一产量水平下,肥力高的麦田可相应选用低施肥量;三是有条件的地方可亩施农家肥1~2m3,或商品有机肥100~200kg。

(四)肥料品种选择

1. 科学调整肥料用量与比例。不同施肥区域、各类麦田施肥可根据土壤供肥状况、秸秆还田水平、有机肥资源等因素,在推荐的施肥量范围内适当调整,但施肥量最低应满足土壤养分收支平衡。一是秸秆全量还田的麦田基肥中氮肥比例适当增加,追肥适当减少,总量不变;连续三年秸秆全量还田的麦田可减施钾肥;二是同一产量水平下,肥力高的麦田可适当调减5%~10%的氮肥用量;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25 mg/kg的麦田可适当调减10%~20%磷肥用量;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130 mg/kg的麦田可适当调减10%~20%钾肥用量。三是前期施肥量大的酸化农田可适当调减相应的肥料用量。

2. 合理选配肥料品种。酸性土壤应施碱性或生理碱性肥料,如钙镁磷肥,也可以施用石灰、碱性土壤调理剂等调节土壤pH值,严格禁止底施硫酸亚铁肥料。碱性土壤应选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氯化铵、氯化钾、磷酸一铵或过磷酸钙等,能有效改良培肥土壤。

3. 适量补施中微量元素。强筋小麦宜选用含硫的肥料品种,在中、微量元素缺乏的区域,适当选用含钙、镁、硫的大量元素肥料,如硫酸钾、过磷酸钙等,同时增施微量元素肥料。

四、小麦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

增效是减肥的基础,集成推广融良土、良肥、良法为一体的技术模式,提高化肥肥效,实现小麦施肥减量化目标,推进我省冬小麦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有机无机配施减量增效技术

鼓励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集中堆肥,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一般在较高肥力地块施用配方肥的基础上,推广应用腐熟堆肥或商品有机肥,商品有机肥的推荐用量为每亩100 kg~200 kg,腐熟堆肥的推荐用量为每亩300 kg~500 kg。有机无机配合施用,可适度调减氮肥用量10%~20%。

(二)水肥一体化减量增效技术

在磷钾肥一次性施用的基础上,氮肥实行分次施用,推广水肥一体技术,重点推广滴灌、微喷灌等技术,实现氮肥后移,提高化肥利用率,可适度调减氮肥用量15%~20%。

(三)缓释肥料减量增效技术

在土壤质地较轻的中高产田块推荐采用缓控释肥料一次性施肥技术,实现一次性、轻简化施肥。推荐应用缓控释成分为氮肥,氮肥的速缓比应根据土壤质量状况选择。一般来说,对于壤质土壤的田块,缓释比例占总氮的30%~40%,砂质土壤40%~50%。要选择已在农业部门登记的缓释肥料。在播种时推荐通过种肥同播机械施入,将肥料施于种子下方垂直距离6 cm以上,横向间距10 cm左右的位置,防止肥料烧苗。应用该技术时,可在推荐用量基础上,适当下调5%~10%的氮肥用量。

 

附件:新郑市小麦区域施肥技术指标与大配方


主办单位: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