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5月26日至7月7日按照新食安办(2015)10号文件精神要求,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组织开展了“三夏”及高考、中招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确保了我市在此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了全市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宣传到位
盛夏高温期是食物中毒和其他食品安全事故多发期,接到新食安办(2015)10号文件精神要求后,领导十分重视,立即召开了相关会议,及时制定了《新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5年“三夏”及高考中招期间生产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三夏、高考、中招”期间食品加工环节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为保证专项整治效果,在整治期间,我局组织新闻媒加大了宣传力度,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及市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加强“三夏”、高考、中招期间的品安全工作的精神,同时及时报道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动态、成效。
二、突出重点,深化整治
在此次专项整治工作中,根据夏令食品和高考、中招期间食品生产的特点,通过对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的有效监管及整治,采取有效地措施,切实改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条件和环境。显著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素质,有效遏制只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管理;使“三夏”、高考、中招期间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确保了我是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没有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根据我市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现状,结合“三夏、高考、中招”期间食品安全的特点,我局加大了整治力度,特别是对学校周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以及重点产品:调味面制品、方便食品、熟食(包括熟肉、卤水制品、蒸煮食品等)、生鲜肉品、饮料、冷冻食品、凉拌即食食品、乳制品、豆制品、粽子、酱油、醋、啤酒、米面制品、水产品和食用油等产品进行了安全大检查,彻底消除了食品加工环节质量不安全的隐患。
此次专项整治活动,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80人次,车辆35台次,检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90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8份。对重点产品实施监督检查,主要做了一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了对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的执法监督,始终保持对假冒伪劣食品实施打击的高压态势。在食品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进行认真调查,及时收集、汇总各种信息;二是进一步完善了监管措施,在企业继续推行严格原材料进货验证制度、食品添加剂进货、使用登记制度、添食品添加剂专人领用制度、成品出厂检验制度;三是严厉打击了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和各种生产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四是对新增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重点进行了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把住质量安全关;五是督促食品企业严格落实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在企业内部进行自查,提交自查报告及对自查中查找出的问题制定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六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无证违法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了严厉的打击。
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此次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观念,确保了我市在“三夏”及高考中招期间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质量安全,未发生发生重大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