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99769/2018-00010
  • 新郑市梨河镇人民政府
  • 综合
  • 2018-02-06
  • 2018-02-06
新郑市梨河镇2017年度工作总结

2017年2月,梨河镇被确定为郑州市首批18个中心镇之一,梨河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积极破解要素制约,加强民生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主动融入中心城区,各项工作进展良好。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2亿元,同比增长10.6%;完成财政收入4255万元,占全年工作目标的103%,实现同比增长18.9%;主要工业增加值完成20.1亿元,同比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8亿元,同比增长15.9%。全镇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3.3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5.11%。

二、紧紧抓住中心镇建设机遇,推动各项工作再上台阶

围绕基础设施项目抓推进,健全融城功能。按照百城提质工作要求,加快全镇道路、供水、排水、路灯、天然气、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完成G107(绰刘村至长江路段)污水管网、大寨路、韩城路西延建设工程;圆满完成水厂扩容项目,进一步扩大梨河水厂扩大范围,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南水北调优质水;城关污水处理厂及双洎河截污干管项目投入运行,双龙坝工程已于11月注水;新郑市公立医院项目(郑州市中心医院新郑分院)准备正式投入运营;积极协调交通部门,解放路南延和G343南移工程完成前期附属物普查,茨山路拓宽改造工程附属物清理全部结束,准备移交交通部门建设,S103改造工程基本完成;顺利完成老观李等3条乡村道路施工,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提前谋划工程项目,编制基础设施专项工程规划,计划对韩城路、黄河路、故城路实施亮化升级,借助城关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有利条件,对镇区主要道路实行雨污分流改造,实现生产、生活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的目标;研究断头路打通工作,力争实现东西方向道路全部连通G107、南北方向道路全部连通茨山路的目标。

突出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壮大发展实力。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提升项目科技含量。积极协调,贴身服务,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龙头企业、高成长企业,河南显华管业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塑料制品项目和郑州宏亮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60万只纸箱项目已经投产,郑州市好友食品有限公司年生产4000吨膨化食品建设项目、河南省刘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中高档蔬菜、1000吨调味酱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新签落户郑州新起点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年生产10万根混凝土电杆建设项目和河南长润开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饲用饼干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加快企业品牌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鼓励南方酱业、人人利、天利、顶真食品等企业内部品牌质量的升级改造,加加集团植物油、酱汁两条生产线落地梨河,有效提升企业盈利水平和经营服务附加值。进一步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抓住公立医院落地机遇,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支撑点,实行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高端养老、商贸项目建设,万佳商业总部项目已经启动,以钢材市场、福美达商贸城为载体,工业建材、家具装饰、商贸物流等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集聚效应。

维持农业基础稳定,提升一产发展水平。开展土地确权工作,保护农民利益,已确权到户面积32319亩,确权到户率110.4%。积极稳妥的推动耕地向实力雄厚、目标清晰的农业企业流转,在巩固农业基础的同时,梨河镇一方面加强第一产业综合开发,推广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油牡丹种植初具规模,供港蔬菜、有机蔬菜种植、加工、销售进一步深化,新郑市南部蔬菜销售集散基地初具规模。另一方面,加快农业观光休闲项目建设,新蛮子营村有机蔬果综合观光项目初步成型,形成“农业+休闲+观光”的发展模式,带动群众致富和收入增长。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奠定未来发展格局。统筹规划中华南路两侧产业和项目布局,增强区域吸引力,对两侧区域开发进行统一编制规划,围绕医养结合、休闲观光、商贸物流产业,合理安排三产项目,带动东北区域乃至全镇产业结构升级、转型,逐步形成辐射周边的特色产业区域。

维护优美的自然环境,建设和谐宜居的生态区域。按照“守好生态红线、维护碧水蓝天、保护耕地绿林”的工作思路,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双洎河综合整治和大气污染治理的工作要求,狠抓责任落实,开展了双洎河排污集中整治,沿线所有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实施禁养区、禁渔区工程,双洎河河道及沿河一公里范围内11处网箱养鱼、牲畜养殖场全部清理到位。开展锅炉升级专项整治,全镇燃煤锅炉改气工作基本完成,取缔散煤经销点,关闭、整顿小散乱污企业、无证作坊50余家。从严整治散煤使用,落实“双替代”政策,为全镇户贫困户安装空调569台。二是加大环保建设投入。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高新庄村、学田村等7个行政村工程顺利推进,年底前可投入使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项目正在进行选址。改革环卫制度,扩大保洁范围。三是进一步强化村级规划,维护规划权威,积极开展土地卫片执法和村镇建设执法活动,积极引导群众规范、有序进行房屋建设。落实每日巡查制度,建立巡查台账,定人定岗,明确职责,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监督管理,组织专项打违行动,坚决制止违章建设、私搭乱建、未批先建等行为,维护全镇的人文风貌。

三、抓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增活力共建文明村镇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广泛开展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宣传工作,以行政村为单位推进费用收缴工作。提高基层计生服务水平,动员育龄妇女参加产前筛查。积极帮扶群众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33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350人,占全年目标的116%。加大金融助农力度,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笔110万余元,直接扶持创业20人,吸纳带动就业70人。调解劳资纠纷31宗,涉及劳务工206人,涉及金额180多万元。充分发挥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对全镇低保对象进行全面核实,573户低保户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构建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宣传养老保险金政策,全镇已参保22003人,参保率70.5%,其中60岁以上享受待遇6108人,参保享受率100%。关心老年占全镇人口的人生活,建成吴庄、双楼、岗李、三刘、高新庄、前吕村6个村级幸福院和七里堂社区托老站,探索更好地解决空巢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社会化养老难题。深化双拥、优抚工作,完善“1211”优抚对象三级服务网络机制,通过12名义务联络员共同做好全镇288名优抚对象的日常管理。

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为重点,以多种形式在全镇开展文明教育。利用镇文化站阵地,重点抓文艺骨干和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活动和培训,累计组织戏曲、广场舞、盘鼓、大鼓等各类培训5期,培训文艺骨干500余名。组建戏迷剧社、40人的健身秧歌队、100人的盘鼓队在全镇各村巡演。坚持全镇无“文化空白村”的原则,成立24支广场舞队伍,组织举办了梨河镇第五届广场舞比赛,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举办传统舞狮舞龙展演、“双节”民间文艺汇演3场。实施村文化大院的升级建设工作,全年完成刘吉安楼、学田等14个村的升级改造,荣获新郑市“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一等奖、先进单位等称号。

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强化教育投入,中心小学扩建工程教学楼工程正在装修,梨河初中体育场改造投入使用。全面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活动,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大力发展广电事业,基本实现无线数字全覆盖群众电视信号更加清晰。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通过开展农民趣味运动会、广场舞等活动宣传政策法规、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等相关知识。开展基础数据质量检测,落实对计划生育的家庭奖励优待措施,出生水平、性比比例等保持稳定。在七里堂社区开展“绿城妈妈”活动,提高妇女环保参与意识,刘吉安楼村、学田村2个儿童之家对外开放运行。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全面梳理便民服务中心职能,进一步规范办事流程,提高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能力,接待群众咨询来访1200余人次。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镇农技服务中心挂牌办公。全镇食品、药品领域管理进一步加强,未出现食品安全事故。规范政务公开活动,公布各类政务信息,确保群众知情权。

三、抓创新保稳定,社会总体形势良好

平安细胞深入基层。投入60万元对镇综治中心和24个村综治中心进行了规范化建设,各村治安防控网格管理中心、禁毒康复办公室、法律服务站制度健全,运行规范,建立村级巡防队每晚进行夜间巡逻。深入开展平安梨河创建,完善技防设施,在村、社区安装监控平台32个,电子探头334个。深入开展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勤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基层平安联创、社会治理联抓等工作,广泛开展矛盾排查和5次大清查,共排查出矛盾67起,立案42起,处理治安案件36起,避免重大治安事件1起,全镇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5%,治安案件下降20%,群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得到较大提高。

长效机制高效运转。继续深化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系统指挥、协调、监督的功能,及时受理、处置、分发、交办,实现动态监管。截至目前,信息平台共采集、办理业务件4441件,上报市级平台61起,自行办结4380件,问题处置率为98%。开展联合执法14余次,解决占道经营、土小企业污染、非法建设等问题30余件。持续完善阳光村务网平台信息,规范完善了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和监督保障。今年以来“阳光村务网”公开三资管理信息、低保信息等信息1296条,访问量达到7550人次,切实保障群知情权,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拓展网格作用,将网格纳入大气污染防治大体系,公布“一长三员”(大气污染防治网格长、网格员、巡查员、监督员)联系方式,建立三员巡查走访台账,实现大气污染源头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反馈、第一时间处理。

安全生产监管有序。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对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对全镇企业、建筑工地、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全镇冶金、石油液化气、危化、涉氨等行业进行专项检查10次,累计检查企业单位189家/次,累计复查隐患215处,到期整改率达100%。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演练10次。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的活动和企业经理和重点岗位工作人员专项培训,使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重视安全、关注安全的氛围更加浓厚。

信访渠道畅通有效。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严格落实镇领导接访制,建立电话接访制度,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充分发挥镇、村、组三级信访工作机构和信息工作网络作用,充实信访工作联络员或民调员队伍,形成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跟踪回访一条龙。开展信访矛盾下沉化解,深入上访人家中进行座谈、了解信访人的诉求,寻找矛盾根源,力争把矛盾解决在村里,防止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全镇共接待受理群众信访事项158起,立案68起,办结68起,办结率达到100%。。

四、抓责任严落实,党建规范年活动深入开展

在全镇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规范提升年活动,把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健全责任制度,推进工作落实。健全党建工作班子成员分包联系制度,将工作任务逐一分解落实,明确到个人。今年以来,镇党委12次研究部署基层党建工作,每周的党政班子会上都要听取班子成员关于党建工作推进和到联系点、分管部门督促落实和谈心谈话情况,保证工作有安排、有部署、有落实、有反馈。

完善党建机制,压实主体责任。细化量化各支部主体责任,层层承诺公示,形成全覆盖、立体式的责任监管体系。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按照 “逐村观摩、整乡提升”工作要求,通过实地察看、党建电子沙盘网上巡查等方式,组织全镇基层党建观摩,采取“一讲三评”(支部书记讲、现场点评、支部互评、民主测评)方式,督促各支部切实发挥阵地作用,按照党群服务中心标准,新建、改造、升级黄桥村、三里岗村等14个村级阵地,对全镇24个村级阵地进行了规范、整治,完善制度建设,做到密切党群关系,以党建带动发展。成立镇督考办,与各支部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采取日常约谈、提醒提示、责任追究、情况通报、检查考核等措施,对推进情况全程跟踪、实时反馈,保障责任落实到底。

找好用好载体,全面深入学习。注重领导带头,党委书记、镇长分别讲党课12次;纪委书记专题讲,深入领会一准则一条例一规则;村支部书记领着学,按照“三会一课”的要求严格落实。在学习方式上,通过集中学习、共产党员公众号、远程教育等平台,让全体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党的政策方针,准确把握党规党纪、牢记纪律底线。周密组织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按照“送课上门、就近培训” 原则组织镇级培训三期,参加市级培训12期,全镇60岁以下党员全部轮训一遍。

持续反对四风,转变工作作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防止四风反弹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对中央八项规定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突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发挥纪委的监督职能,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与从严治党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基础,转变工作作风,推动全镇党建工作有作为、有创新、有成效。

夯实基层基础,目标深入推进。提前着手基层组织换届,已和28个支部书记、村主任谈心谈话,各班子成员深入各村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黄桥村阵地改建工作基本完成,对吴庄村采取党员座谈、个别谈心、入户走访等方式,提高党员团结意识。加大投入,对村支部阵地进行标准化改造,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党员活动室设置,设立党群联系点,完成刘吉安楼、三里岗村、学田村等4个村阵地提升工作。利用党员活动日,开展党员亮身份、树形象、比作为系列活动,树立党员形象。

严肃责任追究,严明作风纪律。开展“以案促改”专题教育,在全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全面排查小金库,在镇直机关重点开展懒政、庸政、怠政治理,提升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对村级支部,重点检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基层便民服务、矛盾纠纷排查制度落实等,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点工作,如征兵、贫困户、低保户认定等工作中,纪委进行了全程监督,保证方案公平、过程公开、群众满意,做到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精心组织实施,确保精准脱贫。进行深入排查,对排查出贫困户建档立卡,充分完善资料,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分包负责,由村支部书记、主任直接负责,根据致贫原因有针对性的开展脱贫工作。开展贫困家庭技能培训,邀请省妇干院专家对贫困家庭妇女开展家政服务培训,参训学员一次性通过考核拿到职业技能证书,提高了脱贫能力。

同时,党风廉政建设、文教卫生、统计、科技、优化环境、社会保险、工青妇、武装、老干部、档案管理等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五、2018年工作思路

下一步,梨河镇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发挥梨河镇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人文优势,努力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南部现代化田园小镇。

一是打造双洎河景观示范带。深入挖掘双洎河的景观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以生态观光、医养休闲、农业体验为一体的度假式特色区,打造建设亲水、亲绿、原生态的农业旅游采摘观光带。

二是打造经济发展快速通道。围绕107国道和S323两条主干道,在镇区东北区域依托市公立人民医院,大力发展医养结合、观光休闲产业;在东南区域,突出双洎河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打造新郑的后花园;在西南区域,依托1万余亩高标良田改造项目,大力扶持大农田种植、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在西北区域,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打造现代工业物流园。

三是实现全镇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通过对全镇一二三产发展的有序引导,淘汰落后产业、产能和陈旧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产业特色鲜明、区域配套设施完善、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产业集聚区。

四是全面开展提升提质工程。在全镇着力开展组织建设提升三大工程:一是在全镇开展基层规范提升工程。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发挥阵地作用,从严执行村级议事制度和监督制度;二是开展党员培训工程。通过书记讲党课、三会一课、远程教育、党员集中培训等措施,对全镇党员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三是开展党员发展工程。按照市委组织部工作要求,将年轻有为、有思路、有能力、有事业心、有公心的能人培养成党员,将符合“三有三带”标准的党员发展后备,改善党员年龄结构,使党员队伍始终保持活力。同时在基础设施建、综治平安工作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实施水、电、路、气四大方面的升级改造工程,提升全镇的承载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提高居住质量。完善技防措施,巩固物防能力,落实人防制度,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增强对引资企业的吸引力,努力营造团结和谐、规范有序、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和群众安居乐业的生产生活环境。


主办单位: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