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99785/2017-00532
  • 新郑市郭店镇人民政府
  • 工作
  • 2017-12-28
  • 2017-12-29
  • 2017-12-29
新郑市郭店镇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郭店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年初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突出三产, 二三产并重为抓手 ,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根本,团结和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与时俱进、艰苦创业、克难攻坚、务实重干,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实现了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截止11月底,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55347万元,占目标任务678924万元的96.5%,预计年末完成698910万元;主要工业增加值完成274973万元,预计年末完成29403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9亿元,占目标任务69.5元的96.2%,预计年末完成70.6亿元;财政收入完成 16531万元,占目标任务14614万元的113.1%,预计年末完成170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 19892元,占目标任务21231元的93.7%,预计年末完成21872元;其它经济社会指标均有新的增长。先后获得新郑市“服务和发展工业先进单位”、“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依法治理先进集体”、“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单位 ”、“安全生产红旗单位”、“争创全国综治长安杯集体三等功”等荣誉。

(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发展后劲有效增强。

 2017年,按照 “强投资、夯基础、调结构、求提升”的总要求,积极抓招商、上项目,二三产业较快发展,工业经济提速增效。1、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严格落实领导分包项目责任制,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吉祥二期、明佳电子、星灏电子、泰德能源、宏美包装、金万家居、天汇国际等项目按计划有序建设,其中金万家居建成投产。投资21亿元,占地180亩的飞宇机电项目开工建设。吉祥二期铝板带箔项目厂房车间已建成,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天汇国际项目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2#钢结构仓库即将投入使用,入住商户100多家;华夏幸福产业新城项目核心区内的汇丰路、汇丰南一路、华恒路和华安路四条道路的雨水、污水管线完成,城市展馆已动工建设;华商汇、乾龙物流、黑豹物流等商贸物流项目稳步推进。其中华商汇已建成建成面积77万方,开业面积达到57万方,进驻经营商户约5000户;乾龙物流乾龙物流项目货代仓库、信息大厅、仓库建成并投入运营,美食街、停车场、道路硬化等配套工程全部完成;黑豹物流项目A区46000平米、B区35000平米和C区30000平米建成并投入运营。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为郭店增添了生机活力。2、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坚持“释放新优势、抓住新机遇、创造新业态”的招商理念,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年新招项目3个,分别是投资73亿元占地2000亩的传化华商汇中原物流小镇、投资150亿元占地1000亩的红星美凯龙家具城和占地180亩的民生电商。

(二)社区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按照全域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目标,不断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强力推进社区建设和拆迁安置工作。1、社区建设步伐加快。中心社区、海寨社区、铜佛赵社区、华阳寨社区和南北街社区按计划稳步推进,今年洪沟社区和常家庄社区相继开工,今年7个社区新建安置房58栋4842套44.5万平方米。其中中心社区开工17栋1572套18.8万平方米,目前已全部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结构;南北街社区开工建设8栋896套10.6万平方米,4栋452套4.8万平方米已封顶,4栋444套5.8万㎡施工至五层;华阳寨社区开工建设11栋,目前6栋396套5.19万平方米已具备入住条件,5栋457套5.9万平方米正在进行装修装饰工程;洪沟社区新开工建设2栋255套3万平方米,全部封顶;常家庄社区新开工8栋1064套9.5平方米,现4栋490套3.99万平方米正在进行筏板基础施工,4栋574套5.51万平方米正在进行桩基工程;海寨社区12栋396套已回迁,10栋346套3.67平方米,正在进行外墙砖和屋面瓦施工;铜佛赵社区在建14栋564套6.75万平方米,6栋294套2.7万㎡已回迁,8栋252套3.6万平方米正在进行外墙喷漆及室内批顶。2、拆迁安置稳妥推进。坚持“以建为主、建安同步”的原则,先后对海寨村和五里堡村及107拓宽改造时的铜佛赵、武岗、冯寺拆迁户全部安置回迁入驻社区,累计安置群众987户4631人。

(三)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稳步提升。

 1、都市型现代农业稳健发展。我们以土地流转为载体,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抓手,强力实施农业招商,积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目前已流转土地近18000亩,翠谷农业、高发农业、大地果农业、金城国际、冠军农业、通瑞源农业等8个生态农业项目按计划有序建设。其中翠谷农业规划面积1500亩,总投资7.7亿元,主要发展以生产与展示、科普教育、农耕体验为主的生态旅游,目前已完成一期560亩建设并对外开放,今年接待游客两万多人次。通瑞源农业占地840亩,主要建设卡通童话小镇,一期儿童游乐园项目已建成,11月下旬开园迎宾。

 2、积极发展农业文化产业。黄帝农耕文化园和崇孝寺历史文化园正在规划建设,春节前将开园迎宾。3、加强郑州市环城都市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申报工作。为建设郑州环城都市生态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中心城区农业生态隔离带,助力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建设。根据郑州市环城都市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申报要求,完成了符合申报条件的翠谷生态农业、冠军农业等23家农业企业申报工作。

(四)严格工作程序,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严格按照“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一是严格程序,精准识别。按照 “四必到”、“六步”工作法、“三个零差错”要求,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重新识别,精准识别入户排查,共普查1024户2837人,新识别5户12人纳入贫困人口,返贫1户4人、错退1户2人,回退贫困户14户20人。二是强化措施,重点帮扶。重点对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明确了帮扶责任人,帮扶责任人逐户分析研判致贫原因,因人施策,量身制定“N+2”帮扶措施。通过“动真情、真扶贫”和“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共为群众办生活所需急事、好事671件,捐赠救助帮扶款近20万元,捐赠电视机、电磁炉、被褥、衣服、文具盒等物品1168件(套)。市直部门为贫困群众落实脱贫帮扶政策95户380人。依托产业优势,为贫困群众筹集500多个就业岗位,安排60个公益岗位。三是建好载体,抓好落实。协助贫困村制定了产业脱贫计划,因村施策,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实施“雨露计划”,定期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村群众就业能力,确保所有贫困户全脱贫、不返贫,共同致富奔小康。

(五)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承载功能有效增强。

 1、加快乡村路网建设。希望路北段、双拥路西延工程以及黄金大道拓宽改造工程顺利建成通车。惠科路、汇通路、卓商路有序建设,求实路、轻工路顺利开工,老郑新路雨污水管网工程全面完成。S102互通立交桥工程,拆迁安置工作顺利结束,工程队已进场施工。

 2、镇区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坚持“突出特色、完善设施、增强功能、提升质量”原则,不断加大镇区公共设施投入。投资700多万元的社区中心广场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栽植景观花卉树木5000多棵(株),建文明墙和文化长廊1200米。3、镇区综合管理日益规范。持续加大环卫设施投入,投资200多万元添置了抑尘车,扫地车、洒水车、保洁三轮车、垃圾箱等市政保洁设施,保证了环卫工作有效运转。不断强化镇区管理服务水平,成立了镇区市场管理机构,明确了管理服务职责,各类商贩统一管理,归行划市,有序经营,彻底杜绝了镇区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现象。严格环卫工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严格实行环卫工分片分路段包干责任制,保证了镇区各个卫生责任区、各个路段全天候保洁,生活垃圾及时清运,集中处理,有效地改善了镇区对外形象。

(六)网格化管理不断创新,社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1、强化网格管理创新。坚持三级网格长日巡查、日排查工作制度,每周上报本周排查解决问题台账,及时录入信息平台,并加强问题跟踪回访。全年信息平台共采集、办理业务10284件,上报新郑市级以上办理解决问题101件,形成督查通报11篇、上报各类信息55篇。

2、强化管理服务创新。按照“简化程序、高效快捷、热情周到”的要求,不断强化方便群众、服务群众、满意群众的服务意识,深化“五单一网”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了政务服务“四级联动”平台建设,配备了多媒体查询机、电脑、高清拍摄仪等办公服务设施,有效提高了办公效率和服务质量。

3、强化督查考核。我们对各级网格长网格走访民情、排查问题、阳光村务录入等基础性工作实行台账式管理,定期督查,每月对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并进行通报,以此督促各级网格人员加强日常工作落实,及时掌握基层网格工作动态。加强条块融合,集中解决疑难问题。定期组织工商、安全、环保、卫生、工商等职能部门,会同二、三级网格长、基层网格员对排查出的疑难杂症组织相关部门召开条块联席会商讨对策,共同解决。

(七)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保障扎实推进。

镇党委、政府在突出经济建设的同时,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发展。1、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积极开展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创建活动,冯寺、司洼、双岭、山根、新李营五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顺利通过验收。不断深化文化惠民工程,全镇32个行政村成立盘鼓队、舞龙舞狮队、秧歌队、广场舞等民间文艺队伍54支,培养发展文艺骨干600余人。成功地举办了“元宵节民间文艺汇演”、“广场舞比赛”和舞龙舞狮大赛等群众性文娱活动。9月28日,在炎黄广场成功举办最美郭店人颁奖晚会。农历九月初九再次举办了“喜迎十九大,关爱老年人”敬老助老文艺演出。组织参加市戏曲、广场舞比赛,儿童组和成人组均获得二等奖,广场舞比赛荣获二等奖。2、社会救助持续加强。认真做好低保户申报工作,为6户15人申办了低保手续,定期足额为全镇671户1204人低保对象发放定补资金。积极开展救灾救济工作,共发放面粉300袋,棉被280条、棉衣200件,临时救助款9万余元。办理重度残疾人补贴48人,全镇270人享受重度残疾人特殊生活补贴,241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348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双拥优抚工作为14名年龄59-60岁农村籍退伍军人办理相关待遇手续。3、全力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全年开展各类就业培训4000多人,提供岗位200多个,发布就业信息900多条,收集发布用工信息300余条,完成再就业任务346人,审核办理就业失业证手续60人,超额完成了小额担保贷款目标任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完成18364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完成50181人。积极开展劳动维权工作,巡查企业178家,劳动者维权和咨询2000多人,追讨工资2000多万元,调解劳动纠纷200多起。新农合工作顺利推进,参保率达到100%。为全镇6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免费体检,体检率达91%。

(八)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1、卫片执法成效显著。以卫片执法为抓手,按照“处罚到位、拆除到位、追责到位、复耕到位”的要求,对辖区23宗卫片案件进行了强制拆除,拆除面积50000多平方米,对15宗进行了全面彻底拆除复耕。同时,对巡查发现的5宗违法建设案件,采取“动员自拆与集中强拆相结合”的办法,依法依规进行了拆除,拆除面积5000平方米。2、大气污染防治强力推进。按照上级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关要求,严格落实日巡查制度,对排查发现的207家“散乱污”企业,强制取缔176家,整改到位31家。加强在建工地监管,认真落实“三员”、“六个到位”、“七个百分之百”的要求,实行封闭式清运垃圾并及时洒水降尘,裸露区域覆盖防尘网,按时开启喷淋设施,车辆出工地时冲洗车轮泥土。加强燃煤销售使用管控,取缔散煤销售点6个,拆改燃煤锅炉7台。清理取缔主干道路边广告牌、加水点、修车点43处。加大设施投入,购置了雾炮车、清扫车、洒水车,保证了道路的洒水与清扫频次,确保道路干净整洁。3、社会环境得到净化。认真落实“一单式”信访走访调处机制,规范信访渠道,加大矛盾排查调处力度,及时化解处理各类不稳定因素,基本实现了无积案、无集访、零非访的目标。定期开展经济发展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对项目落地、企业生产经营中强装强卸、强行交易、断门堵路等影响经济发展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打击处理。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和医药食品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社会发展环境得到优化。

(九)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基层党建全面提升。

1、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抓班子、带队伍、转作风、求提升的原则,利用中心组理论学习、“三会一课”、专题教育等有效载体,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强化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深入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我为党旗添光彩”和“两学一做”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担当意识和发展意识。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基层组织建设“规范提升年”活动,按照“提升硬件、规范软件、创新载体、打造亮点”要求,完善了基层组织阵地设施,规范了村级规章制度,明确了基层党建工作工作目标任务,做到党建工作每月有计划、每周有任务,每周五总结评比。积极推进后进支部整顿,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镇基层支部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明显提升。加强非公有制党组织建设,整合现有非公党组织11个。加强党的后备力量培养,新发展党员33人。选批上报后备人选189人。3、强化组织作用发挥。积极开展“双联双助”活动、“亮身份、助脱贫、作表率”活动和“清洁家园”主题活动,建立党员一对一帮扶结对117个,开展送爱心帮扶活动30余次,整修房屋49户,落实民政临时救助23户9400元推荐落实15个村内环卫公益性岗位,慰问老党员、环卫工224人次,帮扶资助贫困户、贫困学生、贫困党员161人。协助村“两委”制订集体经济发展规划32项,落实发展项目3个。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广泛开展“五个一”学习套餐、“讲忠诚、守纪律、做标杆”活动以及“看专题、谈主题、找问题”等活动,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增强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加强村级“三资”管理,严格执行村级报销“四不准、七不得”规定,强化财务支出联签、轮审工作。不断加大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办力度,设立了廉政建设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做到有报必接、有接必查、查必有果。共立案7起,办结4起。涉案人员均按照程序受到党、政纪严肃处理。

此外,土地确权工作全面完成,计划生育、节能减排、统计、统战、民族宗教等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较快发展。

今年以来,虽然我镇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土地问题仍是制约项目建设的最大瓶颈,部分项目不能按计划开工建设。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待于加强,与发展不相匹配。

主办单位: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新郑市人民路186号 邮编:451100